![]()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李爱琴 见习记者 孙雪苹 建好人才用房“蓄水池”,让各类人才在郑州安居乐业,筹集10万余套人才公寓,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积极回应百姓需求,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城市居民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困局,“悬空老人”下楼不再难; 优化软件,改造硬件,功能全了,环境好了,居住舒适度和环境美观度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 百姓安居,乃民生之要。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安居乐家托起百姓美好“郑生活”。 筑巢引凤 人才来郑留得住 “郑州的朋友推荐来青年人才公寓住,过来一看,价格不贵,居住条件还这么好!”老家在濮阳今年刚研究生毕业的孙梦雨说,她毕业后在郑州找到了心仪的工作,11月18日在“郑好办”上通过申请,作为中原区沁河苑青年人才公寓配租人,11月20日下午签约完就立马搬了进来。 与传统出租屋逼仄的生活环境不同,人才公寓室内是全屋精装,家具家电水电气暖齐全,真正实现拎包即住。此外还有阅读区、健身房、书画室、洗衣区等公共社交空间一应俱全。“住了一个月,感觉在郑州的幸福感直接拉满了。”孙梦雨笑呵呵地说。 除了娱乐休闲配置,较高的安全体验也是青年人才公寓受欢迎的因素之一。回家时在单元楼入口对着屏幕露下脸,大门便自动打开。为了保障人才在此安全居住,沁河苑人才公寓住户在办理入住时已将人脸信息登记,从公寓外抵达房间,不仅要通过公寓大门和所在单元楼入口的人脸识别,还要匹配电梯里的智能“梯控”系统,只有“刷脸”通过之后才能抵达居住人所在的特定楼层,安全指数进一步加强。 为建好人才用房“蓄水池”,让各类人才在郑州安居乐业,我市出台一系列人才公寓配套政策,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原则,实现消化市场存量、满足保障人才住房需求的双赢。着力打造拎包即住、多元共享、智慧安全的青年发展型社区,让承载缤纷梦想的郑州成为活力、开放、宜居、包容的人才圆梦之地。 (下转三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