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生的局限
唐朝的月亮
故乡的小村庄
尖 馋
春江一曲抱村流(国画) 沈钊昌
《我的弗兰茨》:抢救记忆的新移民故事
乡下老屋
我家门前的皂角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的弗兰茨》:抢救记忆的新移民故事

♣ 徐晨亮

二十世纪的整个人类社会充满了高歌猛进的发展,但战争似乎总是相伴相生。“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都曾在“战争”母题下,一次次回溯到沉重的历史当中,书写其带来的精神困境。在此意义上,《我的弗兰茨》一书的主题是极为重要的。而从写法上来讲,作者海娆又选择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式,没有正面书写战争,而是从生活细节、人物情感入手。小说情节由中国文化的古老命题“他乡遇故知”开始,诸多日常生活场景,包含女性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内部的矛盾等逐渐展开,看似波澜不惊,甚至颇有温情的日常生活背后,隐藏着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

多数读者熟悉海外华文文学是从《北京人在纽约》这一类作品开始,华人作家在刚开始踏上异国他乡时,较多将视点聚焦于自己身处异国该如何重新展开生活,或是对故土的一种回望。随着社会发展,交通、信息的发达便利,逐渐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地域并不像曾经那般隔绝了。因此,华文作家笔下书写新大陆的生活际遇有所减少。目前很多作者书写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体现出一种回流倾向。反而关注自己旅居的所在地国家生活的作品,在华文文学作品里面相对来说不是主流。《我的弗兰茨》中,海娆关注的是她自己生活的异国,通过两位中国外嫁女在德国的生活,观照德国人在经过战争创伤之后,亲历者以及后代,甚至从中国嫁到他们家族的女人,生活、命运所受到的影响。这部作品举重若轻,建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广视野和广袤的胸怀之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