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出版发行
中国“数据要素×”生态大会在郑举行
郑州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举行
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商都探源,穿街越巷触摸城市肌理
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推动双方实现互惠共赢
构筑数字政务核心能力 助推数字中国全面发展
金水 奋楫争先勇做开放“桥头堡”
导 读
助力青年发展 汇聚青年力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商都探源,穿街越巷触摸城市肌理
代书胡同戏台(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本报记者 苏瑜 王思俊 见习记者 李居正

你可以通过MR眼镜穿越到3600年前,利用虚拟现实新场景、互动体验新玩法,走进商代的生活;也可以拿起VR手柄,远距离俯瞰整个商代都城,近距离鉴赏精湛的城墙铸造技艺;还能徜徉于制陶作坊与铸铜作坊间,沉浸式体验商代手工技艺的发达——自今年9月26日郑州商都文化中心开馆以来,这里便成为青少年考古探索和城市达人、网络主播打卡的绝佳去处之一。

管城区作为商代都城遗址所在地,3600年城址不移、文脉不断、烟火不息。巍然屹立的商代古城垣,是郑州入选全国八大古都的重要佐证,是郑州根之所系、魂之所属。“豫见管城 美好商都”推出的东线西线两条精品游径,融合商都文化和市井烟火,动静相宜,为走进管城了解郑州提供了最佳打开方式,吸引着更多人到管城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老郑州。

老城墙上描摹商都轮廓

来郑州,总要去趟管城;去管城,肯定得转转老城墙。“7公里长的商代古城墙,一根能挑起郑州历史的扁担。”此言不虚——整个城墙共有约87万立方米的夯土量,最下层为生土,质地纯净,商人就地取材夯筑城墙,道道缝隙是版筑法留下的痕迹。商代之后,战国、汉、唐、明、清等都有修补沿用,成就了郑州版“城摞城”奇观。

连绵不断的千年城垣,悠远不息的文化传承。商代王城遗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作为大型珍贵文物遗存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其立起郑州历史文化主干的特殊使命。

以商都文化探源为主的东线商都文化体验游径,刚好从老城墙开始。游客可以漫步城墙,读史、研学、赏景,亲身感受历史遗迹的沧桑与厚度。(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