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453条支线路网工程已打通 城市交通“微循环”得到改善
为文化添翼 为旅游添彩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让大众拥抱“诗与远方”
党建引领基层共治善治智治 把烦心事解决在“家门口”
郑州园博园可免票游园
“业余发明家”的心路历程
河南印发22条措施发力科学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业余发明家”的心路历程

本报记者 卢文军 文/图

高手在民间,此言非虚。在中牟县宝峰街与毕虎村路交叉口东南角一个幽闭的院子里,摆放着一台大蒜联合收获机、一条干剥蒜米生产线、一台大蒜弹性切根机,还有琳琅满目的各式工具,这里俨然成了“业余发明家”王学堂的实验基地。

“你看,这是我自己设计自己焊接安装的分瓣机和剥蒜机,大蒜通过输送带先进入分瓣机,再进入剥蒜机,最后通过震动筛选机把大小蒜瓣分级,出来之后就是成品了。”王学堂边说边解释,“这是一条流水生产线,一个机组六台剥蒜机同时作业,1小时可剥1.5吨。”

交谈间隙,王学堂手捧着这么多年申请下来的10多项专利,向记者饶有兴致地讲述每个专利背后的来龙去脉。

58岁的王学堂搞发明已有26个年头,发明专利近20个。他1988年毕业于安阳师范专科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在中牟县直初中任教,曾在一家报社担任编辑记者。

从教师到沉湎26年的“业余发明家”,这种人生角色的大转变,让人想知晓其背后的故事。

王学堂说,自己最初涉足发明创造,深受好友尚志广的影响。1997年,他们相识,共同的志向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中牟县是远近闻名的大蒜产区,种植大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蒜收获季节,需要及时抢收。现在收一亩大蒜工费在1000元以上,直接影响大蒜的综合成本。他和尚志广看到了大蒜收获机的广阔前景,决定共同研发大蒜联合收获机。

研发之路相当曲折。凭着一腔热情,王学堂把当时的积蓄十几万元全部投入了研发。

他们一起到田间地头,测量不同蒜种大小形状的细微差异,以及大蒜株距行距种植习惯,观察大蒜从种植萌芽到收割全过程的状态变化规律。然后构思框架,画图纸改图纸。

大蒜联合收获机涉及挖蒜、拔蒜、提升、输送、整理、切根、切杆、抛秧等一系列动作系统,结构十分复杂。这应该是一个专业团队才能造成的工作。为了节约资金,这些工作均有他们两个来承担。

20多年来,王学堂一直关注国内外大蒜联合收获机的发展动向,经常参加全国性的农机博览会,拜访农机领域的相关专家。大蒜联合收获机切除根须的技术一直没有突破,他的梦想就不会止步。

王学堂深知,从专利技术到市场,还有艰难而漫长的路要走。对于醉心于新技术研发而又无所成就的人,亲人的误解和旁人的热嘲冷讽是一种必然。所有的误解,他淡然处之,无所畏惧地沿着既定的道路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