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6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日前,经开区召开党工委工作会议,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号召和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只争朝夕、狠抓落实,持续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加快打造“一极一核一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开实践新篇章。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经开区建区30周年。一年来,郑州经开区全面落实“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四大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对外开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面上提质、线上聚合、点上突破、整体向好的态势。全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抢抓开放发展机遇,提升枢纽经济新优势;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拓展项目招引新途径;汇聚人才科技优势,释放创新创业新动能;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区域承载能力实现新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着力增进民众福祉,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增强区域影响力,展现多元包容经开新形象。 会议表示,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经开区10周年,作为总书记视察两次的地方、省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经开区要想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开发区的新路子,就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战略定力,在新征程中守好主阵地、挺进主战场、当好主引擎,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际效能。 聚焦转型升级,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推动六大产业培育工程建设,做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四个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及新消费两大千亿级新经济产业集群,打造N个差异化、多元化的百亿级产业园集群,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上规模、产品服务创品牌,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聚焦对外开放,完善固本增能“新枢纽”。发挥“枢纽+物流+开放”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以新消费、总部经济和金融结算为代表的高价值枢纽经济,打造“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和国家数字贸易出口服务基地,打造“多国双园”国际合作平台,共建“鱼米走廊”,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聚焦项目招引,蓄积突破发展“新动能”。以“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为引领,统筹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以大项目引领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全年谋划项目342个,总投资30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8亿元。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额不低于1000亿元。 聚焦科技创新,打造培优引强“新高地”。围绕“四个面向”,高标准建设经开“智慧岛”,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推进郑州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扩大内需,抢占消费场景“新赛道”。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全球汇总部基地港、河南省信息消费产业园、郑州国际赛车场等新型经济做大做强,形成以跨境电商、直播经济、首店经济、赛事经济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及新消费产业集群,擦亮文旅文创“金名片”,以经开特色消费助力郑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聚焦营商环境,构建便捷高效“新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经开”建设,深化产业经济大脑,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企业联系服务机制,推动审批办事流程再提升。创新实施“企业宁静日”制度,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做好产销、用工、产学研对接,打通政企“隔心墙”,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聚焦民生福祉,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抓实抓牢稳就业工作、安置房建设和保交楼项目,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开展“三零”平安创建活动,让经开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而立经开再出发”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完成经济发展任务至关重要。郑州经开区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深化“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和“十大建设”工程,全力实施“四大工程”,锚定“一极一核一门户” (郑州都市圈重要经济增长极、全省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核心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战略定位顺势谋远,努力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经开力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