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绘画长卷《百年德化》
河南男排位列A组第五
省体育模特锦标赛开始报名
河南队外援贝尔托 加盟葡超波尔蒂芒人
青少年学生“最美读书声” 创意阅读绘画大赛启动
豫博文创敲定新年发展思路
公益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再现德化街百年历史
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绘画长卷《百年德化》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 文 通讯员 王羿 图)德化街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郑州商业文化的变迁,承载着郑州人的精神记忆。1月10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百年德化》新书座谈会,推出由张文发创作、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德化》图书。新书以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绘画这一艺术形式,重拾“老郑州”城市记忆,再现德化街历经百年沧桑沉淀的商业文明、传承百年德化历史文脉。来自文学界、美术界、文物界的学者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写实派绘画等方面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值得铭记的百年德化

德化街形成于1905年。伴随着铁路的修建开通,在20世纪30年代迎来了商贾云集、繁华兴旺的高速发展阶段。这条南起大同路,北至二七广场,长400余米的街道上,聚集着同仁堂药铺、小有天饭店、鸿盛久布店、精华眼镜店、三友鞋店、京都老蔡记馄饨馆、葛记焖饼、老天成金饰行、胜利理发厅、天一泉浴池等。鼎盛时期,每天迎来送往的顾客在万人以上。

20世纪90年代,德化街经过改造整修,迈入新的繁荣时期。新建亚细亚商场、德化街百货大楼、三得利商场、刘胡兰副食品大楼、德化街浴池、妇幼用品大楼、艳芳照相馆等都集中在这里,德化街成为郑州最繁华的地方。21世纪初,郑州市第一个商业步行街——德化商业步行街建成开街,这里成为集商业、文化、娱乐、休闲、美食、旅游为一体的商业街道,被誉为郑州的“城市客厅”。

绘画再现德化百年风华

为了传承弘扬郑州商业文化,重拾那些渐渐失去的古老商业文明的记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0年邀请画家张文发以绘画的形式,创作展现德化街历经百年沧桑沉淀的商业文化,以传承百年德化历史文脉。

“创作期间,我查阅了大量有关德化街的文献资料,并多次到德化商业步行街实地调研,从构思创作小样到完成这幅30米长的彩色画卷,历时两年。”张文发在介绍创作过程时表示,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百年德化》长卷高0.9米、长30米,画卷采用传统的展读方式,从右往左,事物的发生发展大体依时间的先后向左排列,或向画面纵深处推进;长卷运用国画的散点透视方法,不同视角画面有机衔接,构成可观可游的时间流动着的生动整体。

一部长卷,犹如一部电影,在“导演”张文发的笔触下,通过场景、道具、人物、服装、车马、远近镜头、切换与剪辑,虚化与特写等细节,展现出德化街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宏大发展史;而在各种细节之中,重点表现德化街积淀的商业文明的传承与发扬。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张文发还在画中某些地方辅助题写了叙述性质的书法文字,它们无声地散发着温文尔雅的商业文明气息,彰显出德化街遗留的文化财富。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将这幅展示百年德化老街从兴起到繁荣的历史画卷整理出版,希望能带市民重拾老郑州城市记忆,为提升文化自信,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尽一份绵薄之力。

期待郑州历史文化的多元表达

“现在人生活节奏加快,绘画在表现力上相比文字更加鲜活、真切,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年德化》是讲好郑州文明故事的创新力作。”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阎铁成认为,《百年德化》这个选题很好,虽然只有短短500多米长,但德化街是现代郑州起步的坐标、是郑州城市发展的坐标。“正因为有了德化街,才有了郑州商埠;有了商埠,才有了河南的第一个市。”阎铁成说,反映德化街的历史对展现郑州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这个选题,能呈现出郑州既古老又现代的特质。“德化街是郑州历史文明的重要标识,还体现在‘以德经商,感化世人’,反映出郑州作为中国德治起源地之一历史传统。”阎铁成认为,德化街也是郑州风情的重要代表,古老的现代的、本地的外地的,都在德化街和谐共生,展现郑州的包容开放。

“郑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呼唤更多的艺术家介入,用他们的视角来表述他们的理解,所以我认为用绘画形式表现百年德化这个创意很有价值。”郑州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会秘书长齐岸民认为,这一创意是对历史表达的另一种选择,“张文发先生的创作风格很适合表现百年德化的历史风情,从画面上也能感受到他用生命情感在对待这个命题。一个最对的人做一件非常对的事,令观众耳目一新。”

河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刘运来,郑州市美术家协会贾发军,郑州市文联原主席钟海涛,河南省当代艺术馆馆长李子峰,郑州市非遗专家、郑州古都学会副会长赵富海等专家学者也分别发言,表达对新书出版的肯定和赞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