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抢占发展先机 打造算力枢纽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博物馆玩出新花样 古老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省科学院研发 实体已达41家
让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之窗
到2025年将布局建设50个 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未来三天全省将有 较大范围中到重度霾
两场“就业援助月”
活动专场招聘会将举办
市民做好健康防护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向好
共话同窗情 共筑“中原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博物馆玩出新花样 古老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上接一版)满足了广大游客的需求。目前已有500余名观众体验过《商都往事》沉浸式互动剧目,观众“入戏”观览,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带着任务更主动、更全面地获取历史文化知识。

此外,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运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设备,打造全景式遗址复原展示也带给观众“惊喜”。“复原沙盘展厅按照比例缩小了商代城垣的巨大规模,并如游龙般盘踞在精心营造的城市沙盘之中,配合巨幕CG动画与灯光影音秀。”郭磊告诉记者,与动画影片对应的声与光直接投映在巨型沙盘模型上,讲清了城市的地理环境和郑州商城的详细规制、功用,让每一位观众都亲身体验自己作为“城市规划者”的乐趣。

为了让现代游客获取古老文物的核心信息,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探索举办了“仰韶·星饰”T台秀。在这个秀场里,小观众们变身模特,穿着印有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典型器物、彩陶纹饰、星象图案的文创T恤衫一一登场。“这些展现大河村遗址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文创服饰很有创意,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来自文物的图案和纹饰。”市民李先生表示,古老文物从展柜里“跳”上现代服装,走进日常生活,令人眼前一亮。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推出了‘文明进校园’活动,就是让馆藏文物‘走’上明信片,带孩子了解明信片玩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明信片上的文物所携带的‘文化密码’。”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副馆长李红新介绍,2023年他们与郑州市黄河路第二小学、郑州市回六中学、郑州尚美中学等学校合作开展“馆校结合”课程,边玩边学的学习方式得到中小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眼千年“百馆之城”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了解一座城市,很多人选择从博物馆开始——郑州拥有2项世界文化遗产、83处国保单位、147处省保单位,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为郑州各大博物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郑州在原有博物场馆免费的基础上,市文物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郑州市文物收藏单位活化利用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利用公共空间开展数字剧场、演绎剧场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服务社会需要。截至目前,全市博物馆总数达112家,在郑州“逛博物馆”,已越来越便利、越来越有吸引力。

“我们分析2023年文旅市场,可以发现‘博物馆游’越来越热。仅2023年国庆假期,郑州各大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1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8.8万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参观人数增长145%。”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介绍,在全市范围内,各大博物馆以“寻根地、朝圣地、体验地、实践地”为核心,串珠成链、全景展示、形成体系,着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全景式集中展示地,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主题宣传社教活动600多场次,推出《古都郑州》《星空下村落》等精品展览630多个,受众覆盖700多万人。

展览精品迭出也是吸引游客的基础。记者了解到,在轮番开幕的展览中,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巍巍亳都 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荣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郑州博物馆《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荣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优胜奖,《大河文明展》在国家文物局首次联合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启动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征集推介活动中入选重点推介项目。

“博物馆不再是单一的展览场所,而是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体验历史文化、感悟现代文明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顾万发说,“围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这一文化战略,郑州市文物局将继续发挥文物禀赋优势,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培育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以古遗址、古城址、古建筑、博物馆为支撑的主题游路径体系,推动文物文旅文创旅游融合发展,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提升文博场馆‘研、学、游、行’沉浸式体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