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当下的郑州,文化事业愈加繁荣,文化发展持续向好。提升博物馆质量、精化细化管理、创新展览方式,让市民深度参与文化生活,让华夏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郑州市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正呈现出卓越的文化创造力,凝聚着统一的文化共识,更展示着郑州市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打造省会城市中具有竞争力的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决心。
文化事业的蓬勃生长,非一朝一夕之效,需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如何让博物馆“兴文化”“聚人气”、让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当代发挥更大的价值,如何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做好原创展览,如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水平,如何让“互联网”与“博物馆”深度对话,将“数字化”融入信息收集、档案整理、文物展示、互动参与的细节中去,如何利用传播矩阵进行宣传展示、创立具有知名度的博物馆品牌……如此这般,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博物馆要主动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个县(市)必须拥有1家综合性博物馆,2家专题(特色)博物馆,N家非国有博物馆;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0%……郑州市正朝着“1+2+N”的建设目标,努力构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博物馆体系。随着《郑州市推进百家博物馆建设实施方案》的印发,我们相信,在博物馆建设中促进人与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融合,郑州市必能用卓有成效的实际行动持续打造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支撑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