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何 处 夕 阳 楼
蜡梅花开
陋室铭(书法) 陈德峻
与河流并肩行走
年岁不是问题
《大地之上》:织就描摹人性的多彩画卷
披星戴月的思念
雪天的心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与河流并肩行走

♣ 顾迎春

城南有一条河,东西走向,两岸经过绿化修整,添加上亭台曲径花树,成了休闲的好去处。中间段人声鼎沸,环城路以东游人稀少,稍显寂寥。心情烦闷时,我独爱去河东段的左岸,与河流并肩走上一程。

沿左岸向东,水之湄有两片芦苇丛,冬日,干瘦的苇秆顶着满头绵绵软软的白花,在朔风里摇曳出几多苍凉、几多幽静。驻足看那枯黄笔挺的芦苇秆,想起帕斯卡尔的那句话,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诚然,人生需要思想,思想使人强大,但思想得太多,把生活解剖过细,心中的裂痕多了就会更加沉重。“白马入芦花”,禅宗的这一比喻真好。生活无须分辨太多,坦然面对,才能守住一颗本心。

一阵风吹来,芦苇花随风散开,然后又聚拢,迈开的脚步也变得轻盈了许多。

《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最让我喜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位伊人,立在水波茫茫的彼岸吟唱,我们跋涉的脚步,才不惧道阻且长!

太阳光照着,西风缓缓吹着,我慢慢行走在河岸,河水更显得情深意长。

河岸两边的树木落尽了叶子,像一个人经历了曾经的繁华,归于简洁,呈现出另一种美;裸枝在风中舞蹈,偶有几只鸟飞来,旋绕一圈飞去,互不干扰,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

左岸的河坡上,种植着一大片红叶石楠,上边红下边绿,像绿叶燃烧起的小火苗,冬日的寒意怎能不越来越少。想到此,我嘴角露出了微笑。

眼中飘来一片红,红中带紫,哦,南天竹!秀美雅致的叶片间挂着一串串红果,似南国相思豆。王维的相思豆,采之欲遗谁?想摘的时候又缩回了手,还是不摘吧,让它悬挂成诗句,等下一个人读到。

迎面走来一个中年男子,眉清目秀,边走边看风景。人到中年,孤独就是一个人的狂欢,躲开喧闹,删繁就简,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世界澄明而美好。选择与河流并肩行走的人,想必都怀有同样的心境吧!

河坡下面平台旁的长椅上,有一个中年人在唱歌,身边放着伴奏音响,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极具穿透力的声音飘荡很远,希望能抵达他内心向往的地方。

我顺着台阶走到河边,近距离亲近冬日的河水。浅浅的,缓缓的,泛着夕光的水波,在河面上描画下心迹,暗合了我的思量。

越往东走,河水越发清澈。水面上十几只灰色的小野鸭,悠然自得地嬉戏,见有人来,踩着水面哗哗走远,那张开翅膀踩水疾走的样子,是小孩子刚会走路时扑向妈妈怀抱的刹那,是母亲回家时匆匆小跑的脚步,是恋爱中女孩儿推开爱人双臂逃脱的一瞬。真是一群惹人喜欢的小东西!内心猛然被它们扑腾出了晶莹的水花。

两只白鹭立在河中央一小块湿地上,倏忽展翅,在河道中颉颃,成为河道中最和谐的一处亮光。

人也是要飞翔的。长时间蜷缩在狭小处,耗尽晨昏,不仅增添遗憾,也会丢失方向,荒废了人生本就不多的时光。

河流拐弯处,有一个村庄,河湾开垦出一小块荒地,种上了几样蔬菜,冬日呈现重绿的颜色。这正应了一句俗话,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机,青碧迟早会代替了枯黄。

我走累了,仍沿左岸折返。太阳红红的,挂在西天,河水被晕染出了羞涩。站在北坡看南坡,不由得想起至圣先师——孔子,余秋雨先生说批评孔子就像批评泰山:

为什么南坡承受了那么多阳光,还要让北坡去承受那么多风雪?

可期待的回答只有一个:“因为我是泰山。”

伟大的孔子自知伟大,因此从来没有对南坡的阳光感到得意,也没有对北坡的风雪感到耻辱。

孔子是泰山,尚且遭人批判。我们芸芸众生,又何必计较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呢!彼岸在招手,面对内心深处的召唤,即便走在泥泞中,又何妨?

回望这条大河,流波澹澹,澄碧清远,有天光云影,有水鸟翩然。

与河流并肩行走,每走一次,内心就收获了一次成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