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全省能源消费稳中向好平稳增长
凡人微光 温暖一座城
深化市校合作 促进融合共赢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人才支撑
我市谋划建设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
河南2024年选调生工作启动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
人物”入围人选揭晓
“强网论坛”在郑州高新区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院士专家纵论网安前沿
“强网论坛”在郑州高新区举行

本报讯(记者 刘地)1月13日,作为第七届“强网杯”系列活动之一,以“新时代、新空间、新高度”为主题的“强网论坛”在郑州高新区举行。

据悉,本届论坛设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中科研信工所所长孟丹等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等方面开展高端对话,为筑牢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防线“谋良策”“支实招”。

在主论坛中,沈昌祥以《等级保护2.0 可信计算3.0 筑牢网络强国底座》为题进行演讲,重点分享了加强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体系研究。沈昌祥用 “一种”新模式 、“二重”体系结构、“三重”防护框架 、“四要素”可信动态访问控制、“五环节”全程管控和“六不”防护效果,概括了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体系如何建、如何用以及达到的效果。“按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战略及等级保护制度要求,用安全可信网络产品和服务构建主动免疫防护保障体系。”沈昌祥表示。

作为一名曾花费十年时间投身哈希函数研究的学者,王小云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密码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内涵。王小云认为,以密码为基础技术支撑,可以保障关键软硬件基础设施安全。在她看来,攻关芯片安全等国内薄弱技术,全方位提升我国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同时融合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分论坛上,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封化民表示,网络安全人才建设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据他介绍,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网安人才的培养,截至2022年底,我国287所高校开设网络安全类专业点351个,2020年还新增了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近三年,我国网络安全类专业增长最快的分别是信息安全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和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