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身负重托赴千里 从此他乡亦故乡
郑州两个“司机之家” 上榜暖心服务“百佳”
特色商业街区 更具文艺范儿
雪 韵
2023年度郑州兴文化工程 文化研究计划专项课题结项公示
公益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身负重托赴千里 从此他乡亦故乡
三道岭送课送教座谈会 河南援疆郑州工作队供图

本报记者 李娜 见习记者 陶然

产业援疆、教育援疆、人才援疆、文化润疆……2023年2月13日,又一批援疆人才入疆工作,至今已将近一年。回首征程,河南援疆郑州工作队以为国担当的使命感、为豫争光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迅速转变角色,聚焦主责主业,用力用情攻坚。

身负重托赴千里,从此他乡亦故乡。援疆工作点滴渗透,细雨无声,取得初步成效,受到援受两地好评,谱写出无私援疆壮丽诗篇。

让“千条线”拧成“一股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援疆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必须聚焦党建引领,实现援疆队伍由“河南人”向“新疆人”的转变。

首先,要做好“统”的工作。党组织深知没有统筹就没有高效,没有协调就形不成合力的道理。前往新疆伊州前,在省前指党委的领导下,按规程建立了伊州区指挥部党支部,为以党建引领开展工作创造基本条件。

不仅全面开展主题教育,还举办3次全时段集中封闭培训、10余次深入伊州基层进行集体考察调研、组织50余次个人调研……党支部把新疆工作的特殊性摆在一切援疆工作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新疆工作全面系统地了解,有了共同的信仰、生根于心的凝聚力,为援疆队伍入疆后的快速融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制度不成方圆。严格规范安全管理、伙食管理、请销假管理等,细化制定九项规章制度;开展演讲比赛、拍摄微动漫等7大方面13小项活动;开展专题培训、红色拓展、主题党日活动……点滴细节润物细无声,党支部在融融暖气中凝聚着虎虎生气。

同时,还要增强“放”的意识。队伍效能想要长效持久,离不开“输血”,尊重队伍人员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队伍的“造血”能力。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购置厨房设备、制定时令菜谱、供给奶和饮用水……确保援疆干部人才吃住舒心;组织大合唱、体育比赛、元旦晚会等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人员体质;干部子女实现在疆就读……在党员先锋队伍的切实引领下,为民情怀和群众观点聚焦着队伍人员的急难愁盼,用以人为本的真诚态度,夯实队伍根基。

以党建为引领,以组织建设的活动为支撑,全体援疆干部人才以伊州为第二故乡,为实现由“河南人”向“新疆人”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才“小组团”聚援疆“大能量”

“河南烩面亚克西!豫剧亚克西!”五六月的哈密酷暑难耐,有一群文艺工作者却“组团式”远道而来,冒酷暑、斗高温,将河南特色美食、非遗表演、书画展等极具异“豫”特色的风土人情带到哈密,让河南基因深植哈密人民心中。

此次郑州共派出21名援疆干部人才,其中,党政干部7人,专技人才4人,教师10人。大家虽来源多样、年龄不一、经历各异,但目标一致。来之前已明确主责主业,来之后聚焦各自专长,在团结协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工作,用实干实效推动援疆工作再上新台阶。

秋高气爽,豫哈第三实验学校在大雁南飞中如期开学,豫哈第四实验学校也将在春季破土动工;三道岭中学的孩子正如饥似渴地汲取渴望已久的知识,为他们授课的是我们的“援疆教师团”,即使课满超课,援疆教师们也毫无怨言;38名援疆教师中担任副校长等管理职务的教师,想尽千方百计来更好推进本校教学和管理的改革……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的鞠躬尽瘁、创新发展,带动受援地学校管理、教研、课程立体式协同发展。

不仅促进文化、教育等基础建设的全方位发展,产业发展也是富民兴疆的关键。

援疆队伍同样同心强产业,携手促发展,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领队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的战略部署,不仅让宇通纯电动公交车实现了批量交付,还先后到豫、粤、京、沪、川等地参加招商和推介活动,洽谈对接项目14个,召开专题推介会4次,共落地项目3个,年到位资金14.47亿元。“组团式”的“产业升级团”,用产业援疆击破当地经济发展、人才就业等系列难题。

精准定位高谋划 久久为功强动能

“血”是有了,但仅靠单方面输出无法形成强劲的内生动力,若将干部援疆、资金援疆向产业援疆、科技援疆、智力援疆等多位一体转变,是否可有效推进“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转变,让当地自身各产业动能形成多层次宽领域交流交往交融?

基于此,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哈密市委书记孙涛,伊州区委书记韩雪峰,分别对郑州援疆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郑州市市长何雄率领党政代表团到哈对接援疆工作,签署系列帮扶协议,捐赠500万元;2023年,12个援疆项目如期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73亿元;组织申报重点人才计划项目,进一步助力伊州区人民医院重点科室建设……高层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智力库”作用,用真抓实干为援疆工作谋划布局。

友城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郑州市先后有11个市直单位和县(市、区)与伊州区对接,硕果累累;引进柔性援疆干部12人,全面完成伊州区30名乡镇干部到郑州跟班学习计划,成效显著;中原名师哈密行、郑州名师送教、省专家送医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深得民心……以人心为纽带,郑州不断促进与新疆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同心之花在天山下绚烂绽放。

2024年,河南援疆郑州工作队将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边疆当家乡,把伊州当故乡,立足援受双方实际,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身入心入,忘我奉献,突出党建引领,突出项目带动,突出产业援疆,突出交流交往交融活动,突出智力援疆,奋力拼搏,奋发有为,奋勇争先,不断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出重彩、更精彩,为持续推动伊州区高质量发展做出郑州贡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