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强种子产业 保障粮食安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政协协商座谈
做强种子产业 保障粮食安全

做强种子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推动力。

市政协日前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智库成员、协会企业代表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围绕“做强种子产业,保障粮食安全”进行协商议政。

热情建言

着力打造中原种业振兴高地

市政协委员 张季冬

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命脉,也是“藏粮于技”的重中之重。

作为粮食大省省会城市,我市应加快制定出台全市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助力我市种业发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定位打造中原种业振兴高地。设立现代种业发展专项资金,真金白银支持种业发展,谋划重点项目,以“政策支持+财政适度补贴”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和杠杆放大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种业产业。围绕种业振兴确定重点任务,加强资源整合,集成政策措施,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挖掘科研机构与种子企业之间、种子企业之间,在种子领域的研发创新效能整合潜力,使创新资源与种企深度融合,建立创新资源、种企与优势基地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基地资源共建、利益共享,推动种业的突破性创新。

同时,鼓励资源整合,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金苑种业、金博士种业、技丰种业主板上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打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界限,实施市场化开放式战略性重组,提升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和资本协同效应。鼓励大型优势种企整合种业资源,摆脱同质化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域种企由多向强转变,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进小麦育种联合攻关

市政协委员 逯祯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而创制抗穗发芽小麦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则是从根本上抵御极端天气、确保小麦安全生产的关键。

我们要做的是推进小麦育种联合攻关,为“中国粮仓”打造“中国芯”。首先,实施联合攻关,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速种源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效率。其次,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加强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研发最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包括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前沿理论指导育种技术革新能力,融合前沿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使新一代育种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最后,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加快小麦品种的改良与创新,推动中国小麦种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和持续的投入,实现小麦种源研发的突破和提升,把种子牢牢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筑牢粮食安全稳定的基石。

加强粮食储备流通

市政协委员 李文岭

建立健全粮食储备体系,任何时候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市应以前瞻十五年的视野,谋划推进粮食储备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郑州市“十四五”粮食储备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好《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建设方案》,充实完善好《城市粮食安全保障方案》。大力推动绿色储粮项目建设,以开放的举措保障粮食供给,发挥河南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作用,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依靠周边产粮大市,建基地、抓订单,多措并举保障全市粮食供应,发挥好粮食储备“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在人民生活已经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的新阶段,食物消费市场规模庞大,农业生产物质资源丰富,郑州在践行大食物观上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坚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统筹粮经饲生产,推动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促进食物供给体系结构优化、高质高效。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不断推出高品质的新产品。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县市资源禀赋,多元化、多途径利用国土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养殖、水禽、畜牧业,形成多元食品供给体系。要在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发展上动脑筋、做文章,不断增强加工、流通保障能力。

让龙头企业带动种业产业集群发展

企业代表 侯传伟

郑州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利于企业发展的区域环境。有关部门要更加重视,持续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拓展市场广度深度,壮大企业挂牌上市板块,推动企业上市与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相结合,促进郑州市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各科研部门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动,按照“围绕产业、聚焦瓶颈、突出重点”原则,聚焦重点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需求,确定科技攻关项目,强化重大科技项目选题的原创性、引领性,根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目标开展重大科技项目选题,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程度。有关部门要支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两端延伸,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

着手完善核心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引领种业企业建成作物良种繁育基地。持续完善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种子生产配套设施配备,基本实现良种繁育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围绕重点产业壮链补链延链和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或补助。

推动郑州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市种子协会 李青竹

结合我市种业发展实际情况,建议通过政策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继续做强主业,在细分领域形成全国显著竞争优势,在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优良产品、建立综合研究平台、扩大生产加工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形成全国种业的分作物龙头企业。建立种业产业集聚区,吸引我省知名种业企业入驻发展,引入全国前十种企建立区域总部或布局研发中心,持续扩大郑州种业影响力。根据种业发展规模和种业企业需求,合理配置办公、生产、加工场所和设施,出台配套的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和种业企业引进机制,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优质种业企业落户。建立全国领先的种业生产园区,引入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农机具、生产加工设施,提高种子生产效率。

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工作是“育繁推”发展中重要的“育”环节。我市还要设立种业研发基金,建立一套完善的奖励、创新奖补机制。鼓励种业企业自主建立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加快新品种研发、推广和展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种业发展积蓄后续力量。

创办全国一流种业展会

企业代表 李文跃

种业展会是促进种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培育创办全国一流种业展会,将对汇聚全世界优秀品种、人才、技术,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彰显郑州种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和郑州省会首位度优势,开展省市联动,整合现有展会,重点培育1个全国性展会和1~2个特色展会,把郑州的种业展会做少做精。要丰富展会内容,打造“1大会+1主论坛+N场分论坛和主题活动”、地展+馆展、种子+农机+农资的全产业链种业展会,提高会议价值和质量。要实行政府主办、市场化运营,深挖郑州举办种业展会的潜力,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培育中国最大、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种业展会。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

企业代表 康广华

郑州应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企业、科研单位的各自优势,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

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是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策源地。种子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能够更好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沿。我们要厘清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的关系、边界及合作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市场阅卷”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鼓励种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采取共建基地、组团研发、合作办学、共享资源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等方式,实现教学、科研、基地、就业全方位一体化合作。搭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融合创新网络,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全方位开展项目合作、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实现创新资源协同开放和共建共享。

围绕种子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等需求,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企业资金投入为主体,聚焦实施一批企业重大、重点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政府管理指导,完善科技成果股权激励、技术转让、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税收支持等产学研用全过程管理配套政策支持,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扬优势 锻长板 攻难关

企业代表 李继军

如何提升郑州种业在全国种业振兴大局中的战略定位?郑州要有科学而长远的产业规划、稳定的营商环境、健全的资源配置及产业配套,要“扬优势、锻长板、攻难关”。

扬优势是把郑州区域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发扬光大,加强种质资源的创制应用,推进生物育种高质量发展;锻长板是锻造研发单位和种企这两个长板,引导、支持和鼓励深度融合的科企合作,将品种研发、市场需求和示范推广等有机结合,推动研发单位和种企协同高质量发展,集中优势资源,“抓大缓小”“先强后弱”,培育三到五个优势研发单位和种企,最好是“组队”发展;攻难关是推进生物育种高质量、种企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推进市场主体的种企做大做强,提高郑州种企的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聚合力和竞争力,努力跻身全国乃至全球的种企前列。

专家声音

加强种业研发创新主体建设

市政协智库成员 宋俊英

加快种业发展已成共识,而加强种业研发创新不仅是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也是我市种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郑州市要引育种业领军人才团队,加强种业研发创新主体建设。重点支持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建设,努力建立适应现代种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高层次种业科研人员引育力度,全力打造市级种业研发创新平台。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我市优势种业企业在北交所IPO上市,努力打造北交所种业郑州优势板块,支持种业企业与科研教学机构采取基地共建、组团研发、合作办学、共享资源和高层次人才等方式,从事种业研究、培育、关键技术攻关,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强财税等扶持政策,以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种子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及产业链延伸。加强荥阳北部沿连霍高速两侧国家级黄淮海玉米、小麦育种核心试验基地建设。

同时,进一步优化种业创新发展环境。在整理农业、科技、人才、金融、税收、国土资源等部门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借鉴省神农实验室和中原农谷在种业人才和企业引进、科技成果管理交易、平台运营等方面的机制和做法,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进领军团队和企业,在人才引育、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全程贴心服务,以优质服务让国内外种业人才、企业在郑州落地、开花、结果、壮大。

努力建设郑州国家粮食育制种核心基地

市政协智库成员 孙中叶

关于建设郑州国家粮食育制种核心基地,建议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制定出台《郑州市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郑州市现代种业推进方案》《郑州市粮食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等政策,进一步科学规划基地布局,明确基地建设目标任务、思路措施,建立健全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的政策支持体系。

加大种子企业引育,鼓励种业将总部设立在郑州,成为决策、管理中心,充分利用种业分子育种技术革命窗口期,鼓励企业投入,提升郑州种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郑州种业研发和优势制种产业集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保藏供给能力,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完善从生产到物流再到商贸的对接产业链。加强省市资源衔接,创新基地建设模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两手并用,发挥奖励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建立以奖励资金补助为导向,种子企业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扶持优势种子企业连片流转土地建基地,推动龙头企业与优势基地结合,实现做优基地与做强企业同步发展。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作用,建立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种业发展制度环境。加强粮食制种保险,降低制种基地的粮食制种风险,进一步提升基地粮食制种综合生产能力。

真诚回应

做强种业“芯片” 建设种业强市

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作为农业大省、用种大省的省会城市,我市种业振兴已迈出坚实步伐。但对标一流,影响我市种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种业振兴各项行动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建设现代种业强市,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聚焦种业创新能力提升,要建设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市农科院种业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培育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高我市种业前沿理论指导育种技术革新能力,抢占智能育种时代新领域新赛道,加快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育种技术“4.0时代”。开展育种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多种方式科企合作,推动品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进优良新品种带动支撑产业快速发展。发展种业振兴骨干力量,打造优质企业梯队,组建我市种业企业“雁阵”梯队。

紧密结合黄淮海区域乃至全国种业产业需求,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在广武、高村、王村一带,打造“国家级中部种业核心育种基地”,与海南三亚“国家级南繁基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强化特色优势、聚力连链成群,推动建设链条完整、产业融合、现代化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黄淮海种业企业总部基地。推进良种保供能力提升和种业交流合作,推动我市种子“走出去”,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全国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加快机制创新 强化科技创新

市农业科技研究院

抓住机构改革机遇,市农科院将利用我市东部高效农业发展优势,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试验示范,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打造郑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中牟大孟),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依托西部区域特色蔬菜资源,打造郑州市蔬菜科技示范基地(荥阳王村),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引进、蔬菜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新装备新材料试验示范、科技成果集成展示,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在建的“郑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项目”,从学科门类、设备仪器到机构设置、创新激励、保障管理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农业科研软硬件实力。项目建成使用后,将在全市形成“一中心两基地”协同创新、辐射带动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围绕推动良种联合攻关,政府部门一方面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秀企业入驻,为各个联合攻关主体提供各类政策要素,统一协调并引导联合攻关各主体间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更多的联合攻关模式,增强科研单位、企业等主体的参与数和参与率。市农科院要在项目争取上加强联合,在生产中找准攻关方向,在成果应用中找准创新点,在科研手段上与上一级科研院所、学校加强合作,在成果示范推广中与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

此外,还要创新运营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延伸种业产业链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灵活采用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多元化的考评机制,激发人才内驱动力,提升科研人员能力和水平。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整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