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新区出台措施助力首季“开门红”
优化工作机制 助企排忧解难
腊八送粥暖人心
剖析堵因治违停 多措并举保畅通
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走访问需送温暖 纾困解难促发展
警方提醒:警惕刷单返利陷阱
聚焦企业疑难问题 精准发力靶向治疗
新密市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
郑州公交全力护航 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市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

本报讯(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绍光 程艺涵)昨日,记者从新密市水利局获悉,水利部近期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新密市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

近年来,新密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水土固、生态优、城乡美、民生富”为工作目标,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治理、高效能监管,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密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科学统筹。该市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发展目标。成立由相关部门及各乡镇组成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作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设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定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水土保持工作运作有力。同时,制定《新密市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将示范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印发实施《新密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明确不同类型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及措施体系,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勾绘清晰蓝图。

精准施策。全面落实河长制、山长制、林长制,新密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原则,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形成“山顶林草戴帽,山坡梯田缠腰,沟底塘坝穿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35亿元,全力做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和效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8.17平方公里。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构建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形成“东部岗坡平原现代观光农业区、中南部低山丘陵生态修复和粮果区、北部山地丘陵生态旅游观光区”的生态建设格局。

协调发展。立足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溱水湿地文化公园、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伏羲山小流域风景旅游区等水土保持明珠工程。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44%,拥有省级森林公园2个,郑州市级森林公园、森林体验园13个,境内628.4公里县级以上道路实现廊道绿化全覆盖;涌现了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乡村旅游特色村。新密市不断厚植绿色生态底蕴,让山川风貌焕发勃勃生机,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