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乡村腊月的表情
少室读天
冬 夜的光
江山万里图(国画) 许来广
《包青天》:塑造一身正气的包公形象
真哭与假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少室读天

♣ 韩心泽

嵩高巍巍,岳立天中。然则造化多变,又将一山截断为二。东横太室,其山形方气厚,以峻称雄;西峙少室,其山清瘦出云,以险称秀。

登太室,总觉山道漫漫而舒缓,如与人娓娓道来的散文,信步就能登临峻极峰。而且太室最高峰上,更觉山势浑朴坦荡如同原野,此时凭陵万里,极目浮云,让人感觉登名山大岳原来也可十分惬意。

登少室则有明显不同的感受。先不说登山如何,且看突兀眼前的少室山姿,那山体十分集中,瘦削矍铄的断崖绝壁,恰似罗列在少林寺锤谱堂里的刀枪剑戟,一柄柄竖起来直指霄汉,漠然傲立,一步步逼向游客。

开启少室山登山之旅的,是一段称作好汉坡的天梯。爬到一半,游人就得气喘吁吁地在小平台上歇息,回首下望,一定会暗自心惊,爬过的天梯几乎直直地竖在脚下。等到爬上好汉坡,再回望山下长长的旅游公路,已仿若飘荡山峦间的一条丝带。好汉坡的气势,分明是给游客的一个下马威。但这节奏,又似乎武侠小说开篇就渲染的激烈情节,扣着悬念,让已心颤腿软的你,更急于展阅少室峰峦书写下的精彩章节。

登少室山随后的道路,都是稍有缓坡,即见陡阶,就这样一路跌宕起伏,紧张的节奏直到“南天门”处渐成高潮。回望处深谷漠漠,远山逶迤,向前望,南天门的门框刚好把三皇寨那一簇奇峰绝壁框为画图。那一簇争高直指的奇峰绝壁,真的如刀削斧劈一般,峰壁直探谷底,峰头直插云天,峭拔而爽利;又随形赋势,如攒在一起的颗颗钻石,如花瓣分明的半朵芙蓉。怕只有神仙手笔,才能这般绝处见奇,险中增秀。

绕过一道平坦的山湾,向着全石搭建的三皇禅院匆匆一瞥,移步换景就走进南天门刚才框出的画图中。这才知道,给我们下马威的好汉坡好歹还是在上山,真正的险峰是不肯让给游人一面可供攀爬的山崖的,只能顺着书册崖山腰崖壁上凿出的一线栈道继续前行。

临危涉险,一侧是空茫百丈的深谷,一股肃杀之气浮上来,冲得人头晕目眩。急于跨越断崖险地之际,一抬头,你会突然止住脚步。眼前一道道坚岩生生上指,仿若镇压齐天大圣的如来神掌,又似刺破长空的擎天巨剑,但只需稍作端详,神掌与巨剑就转化为一堵宏伟的书墙。山石粼粼,山岩森森,确乎是有序放置的千万石书,一层层、一卷卷、一册册、一列列,林林总总、卷帙浩繁,穿越亘古风尘,将无数载斗转星移,凝固成少室山胸中的诗词歌赋、经史子集。

山风凛冽,山势凛然。眼前的书册崖,曾是中生代喷薄而出的一股岩浆,亿万年来,在熔融炼化中由安而定,在变质风化中由定而慧,在溶蚀沉积中由慧而悟,经天机构造、风云书写、岁月编修、地力装帧化石成册,如此,才能记载下无数劫的沧海桑田,勘破最玄奥的洪荒密码!书册崖,是三皇禅院里天皇伏羲、地皇轩辕、人皇神农披览天地的悟道天书,是历代少林高僧壁观参禅窥透妙法演化少林绝学的武林秘籍,于我,却只能依着栈道,面对书册崖凭栏仰视而高山仰止,这是只有拥有洪荒之力、大智大觉才能翻动读懂的奇书吧!

不过,我心中也暗生疑问,这一路登山所见皆是凌厉峥嵘的险峰秀色,少室何以又在最险绝处,将万卷诗书凝敛成全山精华?久久凝视,更觉书册崖横列成册,高迈脱俗,壁立成剑,剑气如虹。但只要把整个书册崖看作书剑一体,就能感受到他仗剑持书、亦侠亦儒的气宇。书心剑气,加之山色胜雪,书册崖既像一位深藏功名的白衣秀士,又像一位大隐世外的潜修剑客。或许,少室在此修行的是执锋锐而不争,纳天地以厚德的境界,唯其如此,书册崖反而能在桀骜多姿的少室群峰中,超脱为游人最为倾心的峰中妙品。想及此,忽觉书册崖已化为一团圆融之气行于周身,疲惫的心神不由为之一振。

翻过三皇寨,少林寺的红砖碧瓦掩映在蓊郁的古木苍林之中,游客如云,膜拜着这禅宗祖庭、武林圣地。而在祖庭之内,导游讲解镇寺之宝《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最为用心。听导游诵念解析“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的16字妙诀,不禁把三皇寨上天皇、地皇、人皇披览案头书书册崖的幻象,与眼前释、道、儒三教圣人抵首研析“三教九流图”的画像,浑然和合在一起。三三见九,九九归一,这“三教九流图”可蕴涵有朱载堉读懂书册崖的心得?心中豁然有所悟:少室山剑形书心,少林功夫武中蕴禅,嵩山则在千百年的文化熔冶中融通出一番“万法一门”的奥妙大道,或许嵩山天下奥的奥,“奥”来如此!

少林寺外,游客服务中心的不少店铺都有锦装绣裹的刀剑陈列售卖,游客纷纷解囊购置作为纪念。我已不以刀剑为然。少室山中不仅可以读天读地,想那禅武合一的少林面朝少室而建,书心剑气的少室则由形而神皈依少林,一山一寺脉息共振,心、意、气、力内外兼修,从中也不难读出少林成为天下武林至尊的玄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