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不断强化机关党的建设 守住“廉心”把牢“廉关”
善抓落实提高工作质效 为科学决策做好参谋服务
爱心企业家捐资2000万 用于希望工程等公益项目
去年我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67亿元
河南两会时间即将开启
双向赋能 共享精彩
加快建设充满青春活力的现代化美丽登封
下周四郑州或将 再迎中到大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上接一版)

壮大主流舆论 奏响时代强音

“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一句‘中’解决不了的。问路?中!吃饭?中!成交?中!一声‘中’,干脆、信任、不矫情,说的正是河南郑州。”2023年12月7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推文《这,是一座来了都说“中”的城市》,阅读量10万+的背后,是主流媒体对郑州的关注报道,也是全国观众对郑州的无限期待。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经济光明论,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分阶段、分重点实施郑州市“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活动、“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主题宣传,推出“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等系列报道,认真做好主题教育宣传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推出我市主题教育稿件40余篇,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郑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正面宣传出新出彩——

印发《关于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积极实施中央主流媒体和重要网络平台合作传播工程,年度中央主流媒体刊播郑州正面报道3500余篇,郑州正能量典型23次登上微博全国热搜。着力加强“强信心”正面宣传引导,推出“十大战略进行时”“跑出加速度 确保高质量”“醉美·夜郑州”等系列报道,创新开展“文艺郑州”“发现郑青春”等系列宣推活动,充分展现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人”之城的浓厚氛围。

对外宣传丰富多彩——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搭建郑州海外传播矩阵,探索打造“正观”“Where Zhengzhou”等海外传播品牌账号,策划推出一批“爆款”产品。创新举办“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策划开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活动,美联社、德新社等800多家外媒进行报道。依托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活动开展对外宣传,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弘扬主流价值 擦亮文明底色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看了这个展览内心很受触动,特别是牛振西的事迹让我很受感动,要向牛队长学习,做一名正能量的传递者!”去年12月29日,郑州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在郑州图书馆启动首展,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郑州市入选全国、河南省道德模范和郑州市道德模范的先进典型代表,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感受模范的精神力量,汲取“精神食粮”。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领社会正气充盈、蓬勃向上。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新时代 新征程 争出彩”十大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举办2023年河南省暨省会郑州“学雷锋 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祭英烈、爱国防”“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微党课、微讲述比赛等系列活动,激励广大党员群众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时代新人竞相涌现——

深入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探索建立重大典型发布机制,累计选树中国好人125人、各级道德模范233人次、河南好人96人、郑州好市民189名。全面推进“童心向党”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选树活动,4人当选2023年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建立全市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做优做强“绿城使者”志愿服务品牌,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先进个人获全国表彰。

文明创建提质增效——

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创新改进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深化“三治三优”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全市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小区)、市场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广泛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窗口”“赶考路上有我”等活动,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深入贯彻实施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面推进信用郑州体系建设,组织“新时代 新风尚 新生活”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市民文明指数连续五年攀升。

发展主流文化 加快重地建设

街舞、杂技、魔术、小提琴演奏……漫步郑州街头,各种艺术形式为城市带来鲜活的生命力,呈现着郑州文化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博物馆内,游人如织,看展、玩剧本杀甚至品一杯咖啡,古老文明焕发的活力“潮”动绿城。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建设。

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有力——

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深入推进黄河、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郑州段建设,高标准推进中华文明主题乐园建设,加快黄河博览馆、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建设,累计建成博物馆113家、遗址生态文化公园54个,加快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实施数字化保护展示工程,“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示体系更加完善。

城市文化品牌持续叫响——

策划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郑州主题系列短视频,联合《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推出《宅兹中原 行走郑州》特刊。创新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微博文化之夜、香玉百年、第九届WDG国际街舞大赛、黄河合唱周等2023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诗歌节、中国图书馆年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持续叫响。

出彩举办首届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主题深入交流,发布《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搭建了黄河文化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书写了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文旅文创融合深度实施——

高规格召开全市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组建市文旅体集团,5家企业入选“河南省文化企业30强”,银基文旅、建业文旅进入“全国文旅集团品牌影响力百强榜”。电影小镇、方特、海昌等主题公园体系不断完善,商都历史文化片区、二七商圈等区域城市复兴项目加快建设,德化步行街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牟县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持续推动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入选全国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5亿人次、旅游收入1800亿元,超过2019年水平。

城市文化生态日益提升——

开展“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策划首届郑州市全民时尚广场舞大赛,组织“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活动1200场。加快打造“书香郑州”,建成由16家公共图书馆、508个联盟馆、79处城市书房、2242个农家书屋组成的公共阅读生态体系。积极推进“书画郑州”“文艺郑州”“戏曲郑州”“街舞郑州”建设,组建郑州市戏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完成郑州歌舞艺术中心重塑性改革。推进精品剧目创作生产,舞剧《水月洛神》全国巡演场场爆满,大型新编历史剧《杜甫·大河之子》首演反响热烈。

开启新征程,郑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坚定性、自觉性、主动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七个着力”重大要求,切实扛牢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郑州贡献!

本报记者 左丽慧 苏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