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上接一版)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老旧小区和经济适用房的集中供暖建设和改造,综合施策解决问题,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社区教育作为农村社区居民的重要教育形式,承载着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市政协委员丁利荣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布局,创新方式方法,拓宽渠道途径,依托当地开放大学、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等社区教育工作服务机构,建设县域三级社区学习中心,重点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和村(社区)教学站(点)的建设。 有备而来,回应民之所盼,委员们的建议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金招牌,作为一个从事了20多年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人,市政协委员徐华切身感受着郑州外贸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并为此感到欣喜。她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通关手续和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鼓励外贸行业拓展国际市场。市政协委员李虎建议,优化智慧城管信息系统,深度赋能基层治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信用是一个企业、城市、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对推动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这次参会,市政协委员王志杨带来了关于推进信用意识和行为融进城市建设的提案。王志杨认为,信用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商贸、数字化还是科创、先进制造业,想要发展,都离不开信用作为基础支撑,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市信用环境建设和社会信任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寇爽呼吁,加快学习型社会城市建设。她说,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近几年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也为进一步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全民的学习氛围、文明素养。 文化产业彰显着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市政协委员杜鎏建议,挖掘郑州名人文化资源,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级举办杜甫故里诗词大会,助推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讲好郑州故事、传播好郑州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郑州形象。打造“武有少林,文有杜甫”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诗词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多元产业孵化器。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委员们纷纷表示,将用一份份高质量提案开启新一年的履职工作,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待与重托。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