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发展奏响现代化郑州建设的最强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发展奏响现代化郑州建设的最强音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马健 摄
生产车间内,在底盘生产线忙碌的工作人员 李新华 摄
中原科技城—启迪科技城 马健 摄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 徐宗福 摄
中铁装备盾构机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紧制造盾构机 徐宗福 摄
中欧班列(郑州)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郑东新区CBD 李新华 摄

寰宇之中,神舟飞船遨游天际,位于郑州的二十七所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提供了“智慧眼”——空间交会对接激光雷达。

地表之下,地铁呼啸而过,同样位于郑州的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郑东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建设如火如荼,在这里能感受到郑州强势推进创新发展的力度。

无论是上天有“神舟”还是入地有“蛟龙”,或是郑东新区的一流研究院所,在奏响创新主旋律、勇攀科学最高峰的道路上,郑州正在不断创造着纪录,又刷新着自己的纪录。

近年来,郑州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州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郑州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如今,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化郑州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架高台起势

科技创新要素加快集聚

众所周知,河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为了补短板,我省多向发力,其中一个动作便是建设“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

作为省会城市,建设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动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市成功引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科院过程所等14家大院大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2023年,大院大所的建设再次“提质升级”,我市在引进大院大所的基础上,启动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建设2.0版本,围绕支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所亟须的创新资源,积极对接一流大学,每个学校重点引进4个A+学科,以共建郑州研究院为载体,赋能产业发展。

成功签约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建设郑州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合作已基本达成共识;正在积极推动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的合作。

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对此充满信心:郑州将以引进一流大学建设郑州研究院为契机,通过一个个“顶天立地”的一流大学研究院,集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共建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带动更多创新资源集聚河南、更多优秀人才汇聚河南,助力我市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除了吸引诸多的一流研究院外,我市还栽下更多的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家乡养育了我,现在是时候回报家乡了。”来自河南南阳的宋巍是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医学健康研究院的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之后,他选择回到故乡建设家乡。不仅是宋巍,如今,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已经形成以4名院士为顾问,18名国家级人才、30名国外专家组成的“学校+院聘”“国内+国际”140人的人才队伍,已经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为河南提供产业人才供给。截至2023年底,我市全职在郑两院院士达38人,比上年末增加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数81人,比上年末增加3人;长江学者36人,比上年末增加2人;国家杰青42人,比上年末增加12人,全市人才总量达282万人。

源头活水来

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快速增长

2023年底,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向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交付了100辆氢燃料公交车宇通客车,这是2023年以来国内最大批量的氢燃料公交车订单。

见微知著,科技成果的背后,是郑州市科技工作的一揽子创新举措和有力措施——

2023年,我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达2.67%,比全国平均水平(2.54%)高出0.13个百分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54.8亿元,同比增长28.6%,占全省的47.9%;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80家左右,总量预计突破5800家,郑州市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1547家,总量超过1.3万家。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中排名由2022年第31名跃升至第19名。

科技创新平台飞速发展。嵩山、神农种业、黄河、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龙子湖新能源、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墨子等省实验室相继揭牌成立。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短超强激光平台进展顺利,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建设工程项目、智能传感器MEMS平台开工建设。积极跟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增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14家。截至目前,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166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8家。

然而,科技创新若要走得通、走得远、走得快,就必须从根儿上找答案,拆除体制机制“篱笆墙”。科技体制改革,成了必然之作——

2023年,在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郑州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市级财政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郑州的科技创新“护航”。根据这一《意见》,科研团队对科研项目经费有了更大的自主管理权,资金拨付比例由项目负责人“说了算”……还有《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郑州市重点科研院所及创新平台引进人才实施细则》……一揽子举措,给科创再次“松绑”,给科创人员再次“助力”。

一系列努力也终有成效:2023年10月,《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全国第10个获复函的都市圈规划,入围全国特大城市行列,成功争取国家对郑州市核心功能定位由三项扩充为四项,增加了“科技创新高地”。这一信息,宛如一阵春风,为我市今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争取了政策空间。

激荡新气象

科技创新平台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实验室多项科技成果居国际前列,支撑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并推广应用到20多个行业,拉动上下游千亿级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在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龙伟民一脸骄傲。

于2023年1月正式揭牌的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市又一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其牵头组建单位是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的优质企业,具备完整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用体外诊断试剂科研设施和生产设施,科研成果可快速实现工程化、产业化。“依托这个创新平台及其所聚集的高端资源,我们开发了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同时,利用质谱平台首次构建中国人自己的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库,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检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病原质谱团队技术负责人、安图生物副总经理蔡克亚说。

走进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可以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得益于省、市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该实验室组建了由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领衔的氢能科研团队。同时,研究团队与国内高水平大学、中国科学院、氢能企业建立科教产融合创新合作模式,联合培养研究生,协同攻关氢能科学与技术难题。此外,实验室鼓励并支持成员积极承担国家及地方科研任务,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制”,推动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

2021年7月,河南首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在郑州揭牌成立,郑州迈出了搭建一流创新平台的第一步。随后的两年多来,神农种业、黄河、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龙子湖新能源、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墨子等省实验室相继揭牌成立。截至目前,我市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166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68家。

2022年3月,超短超强激光(又称“中原之光”)实验装置项目开工建设。作为河南省谋划建设的第一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河南省未来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大幅提升“数字河南”水平的首个“后备力量”。

2023年9月,智能传感器MEMS平台开工建设。郑州高新区作为河南省智能传感器的重要支撑区域,在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推动全省传感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方面再添利器。

2023年10月,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郑州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的基础上,又落下重要一子,形成了东西两翼“超算+智算”协同发展的算力格局。 而这些创新平台,也为郑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推进剂。

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培育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和服务我市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支持创新活跃、研发能力强、规模大、基础好、带动力强的创新主体建设高能级研发平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推动自主创新

实现“制造”向“创造”的迭变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是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郑州有全球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是全国高端耐火材料的主要产地,是信息安全科研、技术、教育和人才的集聚地。近年来,郑州市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为重要抓手,有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已经形成智能终端、汽车、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耐材、铝及铝精深加工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5800家,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1547家,总量超过1.3万家。

作为郑州市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汽车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被确定为全市工作六大主导产业之一。记者走进多家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感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蓬勃力量。

“我们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组建了以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牵头、行业领先技术人员组成的专职研发团队,每年研发费用保持在营业收入的5%以上,拥有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校所建立长期合作。”宇通客车负责人介绍道,宇通客车以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支撑,不断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电动化、智能化、氢燃料电池等客车核心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走进中铁装备车间,一台台厚重的盾构机如同“钢铁爪牙”般即将开山破土,在开拓地下空间中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潜心致力于隧道掘进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成功研制出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机、世界最大直径硬岩TBM、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等多项“世界首台”。

一大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正不断突破,郑煤机集团依靠在煤矿综采装备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技术创新优势,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了最大支护高度超过10米的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及成套装备,再创行业支护新高度、新标准;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自主新一代实验室流水线Autolas X-1系列产品,实现了实验室流水线领域从本土品牌到本土研发、制造的跨越。

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科技服务,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郑州创新发展新优势,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如何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篱笆墙”,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是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使命。近年来,我市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和评价机制,开始探索开展定向委托、“揭榜挂帅”机制等各种科技项目遴选方式,择优选定攻关团队。

2021年,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郑州市科技局发布技术需求和难点,“发榜”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攻克风电相关产业的技术难题,最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积极响应“揭榜”,通过共同研发和合作,项目团队成功突破技术壁垒。“揭榜挂帅制”打破传统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发掘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公司人才培养,为公司的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研发成本,同时,提高了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市还创新性成立了技术交易市场。在龙子湖智慧岛大厦的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大厅中有一块硕大的屏幕上,“需求发布、能力发布、成果发布、交易动态”等信息正实时滚动。这里是郑州技术交易市场。自运营以来,通过灵活布局搭建的“一网一厅多驿站”技术转移转化生态体系,有力支撑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为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针对科技型企业高投入、成长快、轻资产的特点,为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郑州市实施了科技金融资助政策,共放款817笔,金额31.5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66倍,贷款金额和贷款笔数逐年上升,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逐年下降,加速了郑州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公司、郑州鼎力新能源公司等企业的成长,催生了一批符合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多家企业获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郑州设立10亿元规模的天使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2023世界5G大会在郑举办,这场以“5G变革 共绘未来”为主题,采用“论坛+展会+同期活动”形式的大会,引来28个省市、自治区和重点单位推荐的400多个优秀项目参与。

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做好“一号工程”

集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1月10日,省人民会堂,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举行。“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鼓励,也是对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的激励,更是一份希望与鞭策,提醒着我肩上还有更多责任和使命。”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南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宋克兴无比感慨。

在郑州,这样的“科技之星”定将在不同的领域竞相出彩。“创新是未来发展的‘一号工程’,作为贯穿全局的工作主线,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突破,带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治理创新、业态创新。”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市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郑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是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这一宏伟目标提出的“六个一流”建设具体措施。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面向未来,科技创新的春风正向中原大地徐徐吹来,也必将吹暖一个更为美丽的春天。

本报记者 李娜 见习记者 陶然

通讯员 李登科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