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在“两个结合”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构建“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的着力点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调查研究实效
技术赋能关键要看治理效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构建“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的着力点

代晓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这是对当下“四史”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新时期需要构建“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通过生活化、大众化、制度化方式推进“四史”教育高效运行。其基本目标是:深入领会“四史”内涵,认识“四史”教育的价值。

推进“四史”教育常态化,采取的措施应体现思想认识的渐进性和教育过程的有序性、持续性。因为润物无声的方式更能引起人们的认同,更能激起心灵的共鸣,不能搞“政绩工程”“速成模板”,不能搞“临时突击”“限时达标”,不能搞“运动式”“一刀切”。就思想文化建设规律而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需用绵长之力,使被教育者能够经常地在言行中受到熏陶,这种效果不是单靠几次宣讲活动、几场宣讲报告就能完成的。

“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的实践效果是“质态”和“量态”的统一。只有“量态”不足以表达“四史”教育的可靠性,只有“质态”不足以体现“四史”教育的全面性。试图用数量来代替质量,会使“四史”教育流于形式,试图用质量代替数量,会使“四史”教育陷于片面。这些都不是常态化建设的思路。“四史”教育的质态和量态应处在一个合理的状态,既能体现“四史”教育的效能,又能体现“四史”教育的全面。“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需要管理层面的“创新”和“综合”。管理层面的“创新”需要全方位审视,在空间上,应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结合;在方法上,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习与提高的结合;在主体上,是各阶层、各部门、各行业的结合。这样的管理,总体目标就是用常态化、生活化、群众化的方式将“四史”教育引向深入。

“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需要价值层面的科学性、务实性和针对性。“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以群众路线为基础,以人民主体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学史明理、学史增效、学史力行为目标。而明什么“理”、增什么“效”以及如何明理、如何增效,是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提出的要求。

“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还应建立在针对性基础上。是针对当下现实提出的,主要解决思想领域中的自信问题、是非问题和澄清思想迷雾,把人民群众的意志汇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轨道上。因此,务实性是“四史”教育常态化建设必须关注的事项,基本要点是把求实精神与务实精神结合起来,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达到“绵绵用力和集中发力”的高效结合。

当前,“四史”教育中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表现为定力不足,思想漂泊不定,心灵“居无定所”,精神“迷失家园”,价值观上的漂移、散光、偏移,世界观人生观的不稳固。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对“四史”教育不重视,有个别人认为是浪费时间,这不利于形成稳定有效的“四史”教育机制。另外,“四史”内容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表达方式应该是系统的、科学的,不应将各部分孤立开来。一些宣传者就事论事而不做分析,就史论史而不做拓展,局限于一段往事、一个故事,难以形成常态的、连续的思想脉络,持续性和整体性体现不够,教育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二是在实践方式上存在偏差。表现为在“四史”教育中存在过度痕迹化、口号化、格式化现象,这不符合常态化机制建设的要求。另外,官僚主义在“四史”教育中也有体现,如个别地方的“四史”教育,不深入基层和群众,用形形色色的名家研讨、高端论坛代替“四史”教育,只讲自己“心愿”,不管群众所需,不管效果如何,这些都不利于“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

为此,要构建常态化的“四史”内容学习机制。需长期性学习“四史”的丰富内容,常态化弘扬“四史”中的奋斗精神,持续性提升学习“四史”的思想觉悟,这是“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学习“四史”中的思想和理论,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使用,在阅读中相信,在相信中行动,形成共学、同思的良好局面。“四史”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有老一辈领导人的创业史,有人民群众的奉献史,有改革开放的创新史。应系统学习厚重的“四史”理论,不能断章取义。要把“四史”学习融入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把“四史”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中牢记初心使命,在学习中增强责任意识,在学习中推动民族复兴。

第二,要构建“四史”意义常态化呈现机制。“四史”蕴藏的内容丰富,在教育、启迪、引领、导向和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在学习“四史”时,要全方位、多领域发挥其功效,不可一叶障目,不见全貌。通过对“四史”的日常化学习,做到学史明智、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应透过历史,关注现实,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查找自身不足,端正自身形象,提高服务本领。“四史”充满着先进的奋斗事迹和优秀的文化资源,这些事迹和资源富有意义。要通过多种教学载体、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彰显“四史”教育的魅力、活力。

第三,要构建常态化的“四史”精神涵养机制。“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我们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不畏险阻的奋斗精神、民族复兴的伟大气魄,是由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推动的;我们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气势宏大的改革开放、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由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推动的。在新时代,我们还需要精神力量,去实现更为宏伟的目标。而这些精神,都蕴藏在“四史”之中。通过“四史”教育,可以驱除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干部政治定力,提振我们的民族自信;通过“四史”教育,可以增强干部执政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四史”精神涵养机制的实现需要润物无声的日常渗透,只有经常性的“四史”教育,精神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延伸,信仰在社会实践中生辉。

第四,要构建常态化的“四史”教育融合创新机制。一是构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上的“四史”教育的融合创新机制。国家层面上的领导地位、社会层面的凝心聚力、个人层面的奉献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有机统一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有机统一的,实现这种“统一”的机制在于融会贯通,使思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二是方法上要构建融合创新机制。在“四史”教育中,应注重“历史资源”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思想叙事”与“价值寄托”的结合,需消除“曲高和寡”的“高冷”状态,充分体现“四史”内容的完整性,达到知之深切、言之在理、行之有效。三是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四史”教育讲话精神与实际工作中的思路创新结合起来,既按照中央规定全面学习“四史”内容,又结合本地特色,把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践行好“四史”优秀精神贯通在一起,在“四史”教育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