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架起银企“连心桥” 助企发展加速度
在新春“开跑”中感受发展脉动
农村大姨的时尚新生活
换身“装扮”来过年
节后开工生产忙 企业新年干劲足
让守信者享受更多信用红利
贾鲁水镇元宵灯会邀您来打卡
中牟一历史文化 研究课题顺利结项
矛盾不出“格” 一格管全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村大姨的时尚新生活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景静

今年62岁的苏金梅,是郑州航空港八千乡楼刘村人。

已过花甲的年龄一般会被列入老年人行列,但她身体硬朗,说话干脆,动作麻利,走路带风,一点都不服老。这个春节,记者近距离接触以其为代表的农村大姨新时代新生活,最深刻的感受就是:现在农村大姨生活时尚、时髦,一点不输年轻人。

“我昨天去胖东来了,这是好不容易‘抢’到的东西,赶紧尝尝。”大年初五,苏金梅拿着糕点、零食,忙不迭地往儿孙们手里塞。

“啊,你去胖东来了?咋、咋去的?”几个子女惊讶得有些结巴。

他们的惊讶并非无因。要知道几十年来,苏金梅为了一家老小操持,基本没出过远门,连逢年过节串亲戚都成了天大的事,出了八千乡基本两眼一抹黑,哪哪都不认识,用她的话说:“三轮车到不了的地方,都是远方。”更何况这次是“跨地域”活动。

看着大家的表情,苏金梅扑哧一声笑了:“你们忘了郑许线开通啦,离村不远就是地铁站,坐上半个多小时就到许昌了,方便得很。”子女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郑许线开通之后自己都还没体验过,母亲却已经开启了“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跟你们几个婶子大娘约好了下次去曹魏古城转转。以后啊,不用麻烦你们开车接送我了,公交、地铁、高铁‘无缝衔接’,去哪都方便。”苏金梅指着家的东北方向向子女们“炫耀”。

饭毕,苏金梅又拿着几件新衣服比画:“这是我年前网购的几件衣服,你们看咋样。”“你,还会网购?”子女们又是一脸蒙,苏金梅轻描淡写中透着些许傲娇:“现在都是智能化、电子信息时代,一部手机都能解决很多问题,日用品、饼干都是从网上买的。”除了网购,还会拍照片、发视频。苏金梅是村组干部,现在很多工作都能通过手机进行,比之前‘跑断腿’效率高得不止一点。

暖阳高照,大家提议出去走走。“去园博园吧,有很多文化娱乐活动,好看的节目一个接一个。而且,在园内就能领略全国甚至全球不同的风光。”苏金梅如数家珍。如她所说,走进园博园,近百个国内外城市园林、室外展园让人目不暇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岭南园林等不同风格的转换,让人瞬间有了“穿越”之感。女儿刘晓静说,不用羡慕别人出门旅游,母亲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诗和远方”。

春节期间,苏金梅的两个儿子还爆发了“抢妈大战”,他们都在航空港区核心区安了家,有商超、有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双气”齐全,想让母亲放弃老家田地,去城区享福,但都被苏金梅拒绝。

“现在种植不再像之前了,全部机械化,有政府、专家指导科技种植,自给自足,一年下来还净落几万块钱。”看着苏金梅掰着指头算账,女儿感慨:“你现在吃喝不愁,来去自由,是现实版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啊!”

晚饭后,听说双鹤湖有新春灯展,苏金梅的闺蜜团——邻居大姨们又招呼出门游玩了。大姨们成群结伴,在双鹤湖中央公园星河倾斜、五彩斑斓的映衬下,一张张爬满皱纹的脸,绽放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