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
就中刚建交60周年互致贺电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城市高效能治理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增添动力活力
今年郑州市全民义务植树
集中活动3月1日开始
郑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彰显“速度与温情”
纵深推进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举行第十五次主任会议
我在家门口找到了想要的工作
手工元宵:小时候的味道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手工元宵:小时候的味道

见习记者 安欣欣

正月十五闹元宵,一碗元宵万千情。临近元宵节,手工元宵师傅丹蓉全家上下忙个不停,迎来一年中的最高光时刻。52岁的丹蓉来自开封,年幼时便跟着家中长辈学习制作手工元宵,长大后靠着这门手艺来到郑州生根发芽。30年来,从陇海市场周边的小推车,到北顺城街上的开封丹记纯手工元宵门面房,虽然地点在变化,不变的是手工元宵里藏着的“小时候的味道”。

“老板,给我来两斤黑芝麻和山楂掺一块儿的。”22日上午,市民购买手工元宵的热情在寒冬中洋溢。丹蓉店内摆放的元宵有山楂、桂花、草莓、薄荷、巧克力等数十种口味,门店旁由丹蓉的外甥担任“大师傅”摇元宵,一颗颗“白珍珠”在不停地沾水、裹面、翻滚中“蹦跳”登场。

只见师傅将凝固好的馅料过水,再放入盛满糯米面的簸箕中充分摇晃,一边滚动一边过水,直到馅料粘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除了最后的“滚”,前期的元宵皮和馅料准备也颇费一番功夫。

“早些年我们需要找加工厂,让人家把糯米磨成面,后来我们就租仓库、买设备,自己磨面,石磨工艺能最大限度保留糯米的营养成分和自然香味。”丹蓉告诉记者,每日凌晨两点,(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