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努力实现良好开局 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亮点解读
我国明确“农民主导” 实施村庄规划
“超级光盘”诞生 光存储领域获重大突破
南国花开春意暖
广州南沙“船撞桥” 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激励科技创新 维护公平竞争
贵州221起森林火情 目前已全部扑灭
民政部发布2.2亿元 彩票中奖一事通报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 对孙志刚决定逮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激励科技创新 维护公平竞争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19年1月1日揭牌运行。5年来,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运行情况如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在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成立5年来,共受理案件18924件,其中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18721件,垄断案件203件,共审结15710件。新收案件年均增长27%,审结案件年均增长33.6%。

“贯彻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坚持严格保护,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用一系列案例,展示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充分发挥集中审理优势,有效激励保障科技创新。

加大侵权赔偿力度——“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中,权利人最终获偿6.58亿元,刷新国内知识产权维权纪录。

高额判赔案件越来越多——“橡胶防老剂”技术秘密侵权案判赔2.02亿元,“柴油发动机”技术秘密许可案判赔2亿元,涉“WAPI”通信方法发明专利侵权案判赔1.43亿元。

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卡波”技术秘密侵权案中,法庭首次适用惩罚性赔偿并顶格以5倍判赔3000余万元,“金粳818”水稻植物新品种侵权案判令信息匹配平台组织者支付惩罚性赔偿。

同时,法庭严格规制垄断行为,5年审结垄断案件146件,在多起案件中认定构成垄断;加大技术秘密保护,5年受理侵害技术秘密案件437件、审结304件。

数据还显示,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5年来共受理涉外国当事人案件1678件,约占法庭全部案件的十分之一,审结1198件,形成了一批标杆性裁判并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新收涉外案件数年均增长28.6%。

“当前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增长性强、专业性强、国际性强、统筹性强等新特征。”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表示,法庭受理案件涉及越来越多前沿技术,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对司法保护带来了新挑战。要坚持严格保护、能动司法、统筹协调的审判理念,完善审判体系,健全审判机制,加快制定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法。

知识产权维权存在的“举证难、周期长”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周翔对此表示,法庭充分运用举证责任转移以及举证妨碍等法律制度,切实降低权利人的举证难度,同时依法支持当事人的证据保全和调查取证申请,推动解决“举证难”问题。

周翔说,对于“周期长”问题,法庭坚持“能改不发”的裁判理念,对于一审认定事实不清的案件,凡是在二审阶段能够自行查清,通过改判得到裁判结果的,就不发回重审,避免程序空转。法庭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率从2020年的3.4%,下降到2023年的0.3%。

此外,法庭紧密衔接民事侵权与授权确权行政程序,优化案件一、二审程序衔接,运用科技赋能审判,5年来在线庭审案件9565件。全面推行电子送达,成功率达到96.1%。

“法庭成立5年来,积极探索和不断深化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改革,工作成效颇为显著。”陶凯元表示,要继续完善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采取切实措施优化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

新华社记者 罗沙 邢拓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