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群众心中有求必应的“国庆哥”,走了……
生死时速! 公交车秒变“救护车”
多学科专家同台联合手术 6小时清除体内全部瘤体
开学首日高峰期 交通流量骤增
未燃放的烟花爆竹该咋处理?
郑州公交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大学生返校
理财APP提现可以秒到账?
我们开学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处警过程中突然晕倒
群众心中有求必应的“国庆哥”,走了……

本报记者 刘德华 见习记者 任思领

他是同事眼里严肃认真的李警官,他是群众心中有求必应的“国庆哥”,他是妻子眼里聚少离多的丈夫,他是儿子眼里那个总在忙碌的父亲……

2024年1月27日13时,一个报警电话打破了午后的宁静:“这里是航海东路派出所吗?我要报警……”

记录完警情内容后,李国庆与同事马上出发赶往现场,在迈出屋门的那一刻,李国庆却倒下了,经全力抢救无效后,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5岁。他办公室桌子上还有出警前没来得及喝完的茶,那天距离他儿子的生日还有5天。

一位追求完美的办案者

在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航海东路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以来,李国庆清楚地记录了接到的每一个警情。翻开他的工作日志,上面标记了每天接处警的具体情况,他把每个警情都分了类,每次处理完毕后,他都会在前面打上对号。

从2023年11月下旬到2024年1月27日,不到3个月的时间,李国庆记了大半本。像这样的工作日志,还有很多。

航海东路派出所所长潘明波告诉记者,李国庆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单位,他会利用这半个小时来总结前一天的警情,检查当天接处警的装备是否齐备。每次早上开会,他是记录最多也最认真的。时间久了,大家有啥记不清的事都去问他,一定会有最翔实的记录。大家伙开玩笑说,李老师的本子就是所里的档案柜。

航海东路派出所辖区大、面积广,大型商超、居民楼院林立。每逢值班时,李国庆几乎一整天都在辖区奔波,走个两三万步如同家常便饭。在值班的12小时之内,李国庆出过16次警,几乎一天都在路上。

对于接到的警情或求助,李国庆身上近乎有种执念。他的同事说,李国庆就是太追求完美了,他必须把自己接到的警处理完、处理好,而且是努力做到完美。

一个小喇叭和一张行军床

由于常年处于接处警一线,在担任派出所民警期间,为了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李国庆对自己的“装备”进行了升级,他在自己的电脑上装了一个小喇叭,一旦有警情,喇叭马上会响。据李国庆的同事说,他们虽然同在一个宿舍,但是几乎没看到李国庆来休息过,后来才知道他在办公室放了一张行军床。

行军床和小喇叭是李国庆能第一时间出警的秘籍,也是他对待工作、对待群众的态度。任职派出所民警后,晚上陪伴他时间最长的,就从家人变成了那张行军床。

把宿舍搬到办公室还不够,李国庆在值夜班时经常不脱衣服休息,长时间下来,这也成了他的习惯。据李国庆的同事回忆,没有警情的时候他就在电脑前坐着,做好随时接警的准备。有一次,李国庆的同事路过办公室,看到他低头坐在椅子上,便问他“晚上没有警也不休息?”李国庆回答道:“只要一到我值班,晚上就睡不着。”

走进李国庆的办公室,他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还亮着,桌上杯子里还有一半未喝完的茶水。同事们说,再也听不到电脑上小喇叭的响声了,那半杯茶也不会再有人喝。

群众心中的“国庆哥”

李国庆在航海东路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时,负责的社区叫芦邢庄花苑。在社区群众眼里,李国庆是“社区百宝箱”。提起李警官,大家都竖指称赞。门口的保安白国岭和李国庆相识已有20多年,他说:“有事找‘国庆哥’,准行!”社区居民无论有啥事都会给“国庆哥”说,谁家儿子结婚了、谁家闺女生孩子了,李国庆总是第一个知道的。

李国庆按照“两队一室”工作部署,认真开展派出所主防业务,坚决执行“两就地、一必到”原则。谁家有矛盾、哪里闹纠纷,李国庆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

2022年8月份,芦邢庄社区居民王慧的房子出租时与租客发生了不愉快,对方很凶,还想动手,王慧就告诉了李国庆。经过他的多方协调,耐心劝导,最终调解成功,避免了两人的矛盾升级。

民生无小事,社区是公安工作的重要防线。芦邢庄社区有1969户,周边商户有146家,为了能更好地掌握社区居民的情况,提升群众熟知率,李国庆独创了“三详记”工作法,即在电脑记事簿、手机备忘录、工作日志本中记录社区居民的详细情况。这期间,李国庆敲开了1700多户居民的家门,核查人员居住情况。物业工作人员罗佳佳说:“李警官经常找我们开会,给我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有时一个星期会来两三次。”

2023年8月24日下午5时,李国庆接到报案人马女士求助称,自己13岁的儿子小毛因沉迷网络游戏与家人吵架后离家出走,一夜未归。

接警后,李国庆以孩子的家为中心,对周边的每一辆车、每一户住宅、每一处角落进行地毯式查找,并上报分局请求视频追踪。经过连续9小时的监控查寻与综合研判,25日凌晨2时,李国庆在辖区内的一家酒店找到了小毛。看着满脸疲惫的李国庆,马女士不停地对其鞠躬致谢。事后,孩子父母送来一面写着“寻人解困感激不尽,人民警察一心为民”的锦旗。而像这样的锦旗,李国庆还有十多面。

从一栋楼一个单元到一家商户一条街,李国庆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寸土地,用行动护卫着百姓生活,一家旅店的老板说:“‘国庆哥’每次来都交代我们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感觉他一直在牵挂着我们。”

一堆奖章背后的亏欠

来到李国庆的家里,他的妻子找出了他曾经获得的荣誉,其中包括一个二等功勋章、两个三等功勋章和一沓厚厚的荣誉证书,这些几乎占据了整张桌子。看着这些证书,李国庆的家人说,他们以前从来不知道他获得过这么多荣誉,他也从来没和家里人提起过。

在这些证书旁,还有许多关于李国庆的老照片,其中一张1993年的照片有些特别,这是他当时在郑州市公安局防暴支队时所拍摄的,照片背后写着“李国庆在某次防暴训练中荣获先进个人”,一行小字标注了他当时的成绩:手枪射击,五发五中,弹无虚发。

这些照片里,鲜有李国庆和家人的合影。李国庆的妻子说,这么多年,家里只有两张全家福,其中一张是趁李国庆在2014年6月执勤休息的时候拍的。

提起丈夫,李国庆的妻子有些抱怨。早些年妻子做手术,李国庆答应她会前去看望,可妻子最终也没能在医院等来李国庆,手术签字还是家里其他人代签的。后来孩子在新密出生时,李国庆也没能陪在他们身边。李国庆曾对妻子说过,这些年他亏欠家里太多了。

在李国庆的钱包里,除了一些工作的文件,还一直放着一张妻子年轻时的照片,年头已经很久了。妻子说:“儿子那天告诉我,爸爸一直都把你放在心里。”说完这些,李国庆的妻子再也控制不住地声泪俱下,滚烫的泪水中包含着妻子对李国庆的抱怨、理解与不舍、思念。“我既然选择了一名警察做丈夫,就要付出。”李国庆的妻子哽咽着说。

从儿子出生起,李国庆错过了很多次儿子的生日。在儿子的印象里,李国庆总是很忙,他很少见到爸爸。因为忙于工作,李国庆在儿子成长的路上是一位“隐形的父亲”,但在儿子与妈妈闹矛盾时,李国庆总是在电话里对儿子说:“爸爸在外边保护人民,你要在家里保护好妈妈。”

在李国庆心里,大家比小家重要,但他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爱护着家人。李国庆的儿子回忆说,自己与父亲打电话时,父亲在挂电话之前说得最多是“出门要注意安全”。在家门口,有一张A4纸大小的牌子,上面写着“出门前请关闭电源、燃气、门窗”,“这是爸爸好久之前放在这里的,现在我明白了,爸爸不是不关注我们,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我和妈妈。”李国庆的儿子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