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学习“宝藏阿姨” 成为更好的自己
河南队邀请球迷 零距离观看训练
殷墟新馆!来赴这场“千年之约”
全国大学生篮球 邀请赛在郑落幕
河南选手日进2金1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习“宝藏阿姨” 成为更好的自己

郑 言

“这是‘九鼎八簋’,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弦纹铜盉,是调酒器,往里面装三样(酒),就像现在咱们调鸡尾酒一样……”如此专业的介绍不是来自导游,不是来自学者,而是出自郑州博物馆一名保洁员之口。春节期间,郑州博物馆登上热搜,保洁阿姨气势拿捏精准、讲解头头是道的视频在全网刷屏,引得网友连连点赞,纷纷评论“高手在民间”“博物馆里的宝藏阿姨”。

记者采访发现,在郑州博物馆,这样的“宝藏阿姨”不止一位——“锦绣云霞”展厅中,孙宝菊为过往游客讲述“云肩之美”,在一声声惊呼中为他们还原古匠手艺的巧夺天工;在“豫声豫调”展厅中,段秀姣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戏曲道具”的来源用处,八百多年繁盛不败的成熟戏曲文化让人沉醉不可自拔。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成为不少人出行清单的必选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体验者、参与者、传承者。“宝藏阿姨”的集体涌现,是博物馆文化潜移默化传播的一个体现。博物馆是传承文化的空间,作为这些文化瑰宝每日的守护者,在平时的工作中耳濡目染,经过一定的训练后,专业的讲解自然“信手拈来”。

令人感慨的是,已经五十多岁的“宝藏阿姨”们,平凡的工作并没有影响她们的热爱。“宝藏阿姨”的走红,让我们再次看到单纯热爱的力量。面对游客,阿姨们侃侃而谈,如数家珍,靠的就是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平日里日复一日的用功积累。也正因为这份热爱,让她们看起来琐碎的日常也变得丰富精彩:别人眼中枯燥、重复的体力活,或许就是她们与历史和文物充满禅机与灵性的对话,这样的状态和心境让人羡慕。她们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

如果非说有什么得天独厚之处的话,那可能就是,郑州丰富的历史资源、丰厚的文化土壤,让她们的热爱有了用武之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有魅力的,更是有生命的,它的美体现在普通人对其的热爱上,这种热爱正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穿越时代,给现代人以美的启迪、美的享受。

热爱的效力最持久,坚持的过程最动人。“宝藏阿姨”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为心中热爱甘愿付出辛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闪闪发光的机会。也期待这样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去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积极向上、踏实前行,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将普通的日子,过成闪光的样子。你看,“宝藏阿姨”面对游客娓娓道来的闪光时刻,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迷人魅力的至美时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