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春风第一枝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农人新产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展低空经济 为新质生产力加码赋能
提升办学质量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农人新产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报记者 王治 董艳竹 赵文静 张竞昳 赵冬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郑州如何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出席全国两会的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和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农村人才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及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等话题,谈做法成效,话思路建议,展望郑州乡村振兴的大美未来。

培育“新农人” 激发农村电商潜能

直播间架在了田野里,田间地头的直播“带货”,让特色农产品成了“爆款”,短视频平台成了“新农人”必不可少的“新农具”。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农村电商发展是一项多元、立体、系统化的工程,涉及产业布局、产业链开发、物流链打造、品牌运营、数字化人才体系建设培养等多个环节。

代表委员认为,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可以有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为农村打造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的在线课堂,着力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终端设备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中岭说,“吸引一批有志青年投入建设数字乡村,为农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新的活力。”

孙中岭建议,不断加大政策激励,让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机,直播成为新农活,充分激发农村电商潜能,壮大电商“新农人”队伍。

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让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良性发展。”作为一位扎根基层乡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兰考县白云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保超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时刻想的是如何让农民增收。

以白云山村为例,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走出了一条以蔬菜种植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如今,村里已建成13家养殖场、200亩高效苗木基地和200亩小杂果采摘园,“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基本成型。

陈保超说,当前,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国家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只有通过推广智慧农业,发展特色产业,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特色产业成规模,才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郑州市也将加大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力度,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培育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电商流通等新业态,嵌入式发展智慧农场、农业科普、农旅研学、农耕教育等新场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带动农业发展向科技型、生态型、效益型转变。

提升服务品质

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马珺就将目光放在了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品质上。

“通过实施教育提质、健康守护、社会保障三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马珺建议。

——实施教育提质工程,改善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合理优化教师编制配置,加强城乡优秀校长、骨干教师交流轮岗,确保乡村学校都有城镇学校对口帮扶,全面提升脱贫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

——实施健康守护工程,完善大病专项救治政策,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脱贫地区并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大中央倾斜支持脱贫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持续完善脱贫地区养老保障服务和儿童关爱服务,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