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推动党的强农惠农
富农政策落实落地
聚力创新,壮大发展动能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动力
确保全年目标高质高效完成
让电动汽车实现“充电自由”,郑州说干就干
政府做好“加减乘除”
企业安心省心舒心
特种装备“带头大哥”是怎样“炼”成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电动汽车实现“充电自由”,郑州说干就干
我市发布相关发展规划,2025年年末,全市充电设施规模力争达到21.4万个,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到2035年充电设施规模预计达110万个

近期目标

到2025年

到2025年年末,全市充电设施规模力争达到21.4万个,车桩比接近3∶1,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公用充电设施2.7万个,专用充电设施1.3万个,居住小区充电设施17.4万个;换电站规模达到46座。

完善全市充电网络,支撑67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总体规模方面,全市新建公用充电设施1万个,专用充电设施0.5万个,居住小区自用充电设施13.1万个、统建统营充电设施2.4万个,换电站20座。

服务半径方面,全市城市核心区充电服务半径应小于1公里。重点领域推广方面,推进超级充电站和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建设,全市建成超级充电站300座、充电设施3600个,乡镇地区建成充电站458座、充电设施4580个,各县(市)至少建成1座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

远景目标

到2035年

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70万辆,郑州市充电设施规模预计达到110万个。其中,个人充电桩90万个,公专用充电设施20万个。换电站加速发展,形成与换电型新能源汽车规模相匹配的城市换电设施体系。

本报讯(记者 董艳竹)3月19日,我市发布《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进一步布局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提到,2035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70万辆,郑州市充电设施规模预计达到110万个。其中,个人充电桩90万个,公专用充电设施20万个。

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25.6万辆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战略支撑产业之一,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郑州跑出了“加速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郑州市汽车保有量为533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25.6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4.8%。对比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0.6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70%。

为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郑州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布局全面、车桩协同发展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在商业服务、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物流工业园区、居住小区、景区、高速服务区等领域,已建成公专用充电设施约2.5万个。中心城区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密度为25个/平方公里,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构建全面的充电服务体系

《规划》分远景目标、近期目标。其中,远景目标:2035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70万辆,郑州市充电设施规模预计达到110万个。其中,个人充电桩90万个,公专用充电设施20万个。换电站加速发展,形成与换电型新能源汽车规模相匹配的城市换电设施体系。

近期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具体而言,完善全市充电网络,支撑67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总体规模方面,全市新建公用充电设施1万个,专用充电设施0.5万个,居住小区自用充电设施13.1万个、统建统营充电设施2.4万个,换电站20座。2025年年末,全市充电设施规模力争达到21.4万个,车桩比接近3∶1,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公用充电设施2.7万个,专用充电设施1.3万个,居住小区充电设施17.4万个;换电站规模达到46座。服务半径方面,全市城市核心区充电服务半径应小于1公里。重点领域推广方面,推进超级充电站和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建设,到2025年,全市建成超级充电站300座、充电设施3600个,乡镇地区建成充电站458座、充电设施4580个,各县(市)至少建成1座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

构建全面的充电服务体系,提升各领域充电服务能力。重点推进居住小区自用充电桩及公共机构、企业、产业园区、景区停车位(场)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干线公路沿线服务区快速充电设施布局,积极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停车场集中式充换电设施建设,努力满足全市新能源汽车城际出行和省外过境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下转六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