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文/图
为磁悬浮列车、南水北调等重特大工程提供特种装备;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改写了我国重大特种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最初的小小钢模板厂,如何绝地逆袭、破圈而出,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记者昨日来到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如图),探访其“成功密码”。
公司生产厂区装配车间,各类自行式模块运输车整齐排列,工人正在娴熟作业,上方载重10吨的红色行吊,敏捷抓取数吨重的工件,精准定位、安放。
不远处的测试场内,机器轰鸣,数台双头驾驶的平板运输车,正在路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车辆即将交付,月底将发往南通、舟山等大型船厂。
采访中记者得知,春节刚过,新大方就迎来开门红:6台隧道物料运输车启程发往珠肇城际铁路项目;2台平板运输车分别发往江苏、浙江两地大型船厂;具有双向驾驶功能,适合狭长隧道作业的2台纯电动多功能运输车助力西香高速公路(西昌至香格里拉)隧道项目建设……
走上科技强企发展之路
郑州新大方的前身是郑州市钢模板厂,彼时,没有像样的办公室,没有现代化的厂房,露天作业,条件简陋。更重要的是没有核心技术,缺乏拳头产品,资金和人才匮乏,生存发展得异常艰难。(下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