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强化路跑赛事各类监管
商都书院街墓地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展演即将启幕
缘何拿下考古界“奥斯卡”
让更多文化遗产 绽放时代光芒
窝囊平局 国足再陷危机之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更多文化遗产 绽放时代光芒
部分商都书院街墓地出土文物在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展出 本报记者 白韬 摄

郑言

从中原到边疆,从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到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3月22日揭晓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同在中华大地上翻开的一页页历史华章,刻印着神州大地上早期人类的起源历程,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诠释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从这个角度看,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迈出了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传播的重要一步。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考古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202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中,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不仅被誉为“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还被专家称之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而本次郑州入选的“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多、类型丰富、组合完整,具有鲜明的中商文化风格,填补了早商时期青铜文化的部分空白。

郑州文物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从来都不缺乏底气。在郑州这片人文沃土上,古籍典藏丰富厚重,文化遗存、遗址众多,“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截至目前,郑州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16项,拥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大运河(郑州段)2项世界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国保单位83项,博物馆数量达112家,居于全国前列。这些优势,是郑州特有的、不可复制的,是郑州最宝贵的文化财富。

发挥郑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让郑州的文化特色、文化形象、文化优势“立”起来,要在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和珍贵历史文物中看到历史,但更要着眼当前与未来,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会说话,为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添动力、增能量。只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才能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吉光片羽,一眼千年。每一处遗迹,每一页历史,每一件文物,记录着过去、映照着当下、启迪着未来。接下来,让我们以更扎实的工作、更务实的作风、更有效的举措,不断提升郑州文化“软实力”,在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郑州故事,让更多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