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园区内,巨型油罐、斑驳红墙、老旧机器等工业遗存经悉心改造,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曲径通幽。在园区深处,有不少融合茶馆、餐厅,随处可见以绿色为主的装修风格,原木色的桌椅、绿植让这里充满了清新自然之风。在各店家精心的装饰下,处处透露着浓浓的工业风和时尚感,旧厂房改造成的风格各异的店铺,总有一款让你驻足。
文旅赋能 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秉承着“为精神寻找家园,为生活营造斑斓,为城市铸造名片”的文化使命,园区成功实现了颜值和气质的“双提升”,而文旅赋能又让静止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活化,在时光流淌中得以提升。
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经汇集100多家店铺,围绕能吃、能看、能听、能闻、能体验,大力发展“五官”经济。现在,园区业态涵盖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娱乐餐饮、文艺演出、沉浸式体验剧场等领域,集中“吃、住、游、购、娱”等多种消费业态于一体,正在成为产业发展和消费提振的重要推进器。
据了解,目前园区入驻的新业态有文艺+创意工作室、匠人手作及DIY体验、摄影、新媒体、品牌策划、街舞、乐队、小剧场、漫画、咖啡、茶饮、酒吧、机车及摩友社群、直播电商、买手店、文艺市集、文艺餐饮等。同时园区注重精神文化内涵和在地文化的新包装,工业文化、华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国潮国风等文化氛围浓厚,丰富了文创园“文化+商业+旅游”的特色体验,掀起老城区文化商业热潮。
春天的故事在不断延伸,创意的传奇永远在路上。2024年,园区将继续展示大手笔,彰显大写意:盘古开天文商娱综合体、千里江山室外沉浸式景观、天地玄黄水幕、穹庐艺术中心等一大批新建或改造项目均已“在线”。“我们力争通过持续提升建设,有机串联街区特色项目和人流消费动线,嵌入有创意的艺术共享空间,推动城市记忆、文化片段、生活场景、商业空间融合呼应,凝聚提升创意园区品牌形象和客流人气,使其成为消费聚集能力强、城市烟火气息旺的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典范。”王慧勤谈及此踌躇满志。 党贺喜 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