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只要是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他都感兴趣。平时和他交谈非常顺利,也很可爱,但学习一窍不通,每次考试成绩只有个位数。” “学习对他来说很困难,同样的内容,别人学一节课,他需要三节课,每天的家庭作业更是让人头疼,要么不会,要么写得慢。” “家长说孩子每天家庭作业写到九十点,每一道题都要给他讲解,怎么教都教不会,学习很费劲,拿孩子没有办法。” 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苦恼与困惑。孩子小的时候都是聪明可爱、活泼机灵的,可随着年龄慢慢增长,学习内容慢慢变得复杂,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转折便出现了。 问题最初出现在识字上。反复教,就是学不会,无论学多少遍,写多少遍,依然记不住、读不出,更写不对。写字没有笔画和顺序,偏旁部首隔着很远的距离,不该出头的出头,不该加点的加点。他们可以绘声绘色地口头描述一件事情,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却没有能力将它们变成文字。 因为识字写字困难,以至于语文成绩差;因为读不懂题,没有思维能力,造成数学成绩不高;因为记忆力差,背不会英文,进而英语成绩也上不来…… 因为成绩差而被误解,这些孩子最常听到的评价就是笨、懒、不努力,怎么努力也上不去的成绩,成了他们童年的噩梦。小小年纪就要面对家长渐渐被消磨的耐心,痛苦不堪的神情,老师的无能为力,还有来自同龄人的嘲讽,他们经历着外人难以想象的煎熬。 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如何面对孩子的不完美?爱与自由的界限在哪里?怎么做才算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也同样困扰着无数老师,或许它们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实践证明:爱和接纳是最好的解药。因为爱而接纳,因为接纳而理解。 老师们把他们所有的爱献给了学生,以爱的名义,要求学生成长,要求学生改变,让学生向着他们认为的更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真正的爱和接纳是学会接受现状、接纳学生的本真。 对于一个不认识字、不会数数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强迫他去学习课文是徒劳的,因为他不认识字、不会读书、看不懂课文。面对这个现状,或许锻炼他的其他能力是个不错的方向。我经常在不忙的时候单独带着这个孩子学习,我们之间的对话经常是这样的: “老师,什么是阅览室?” “我们经常说的‘阅读’,就是看书的意思,那‘阅览室’就是看书的地方,就像‘教室’是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地方。” 只要不书写,日常沟通完全没有问题。 “外面放着的小黑板,你能找到哪个是老师的吗?” “老师,是不是后面有小黑点的这个?” “对,你找得很准确!” 没有人告诉他,我的小黑板后面有小黑点。我只和他指过一次,那是我的小黑板,小黑点是他自己观察到的。虽然他不识字,但他能靠这些小黑点准确无误地找到我的小黑板。 “你能帮老师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多少个箱子吗?” “一、二、三……九、十,老师,一共十个。” “数对了,你真棒!” 或许三年级学习的乘除法他一窍不通,但和上次数到五相比,这次他能数到十了。 “你能帮老师叫刘同学来办公室吗?” “刘同学,刘同学,刘同学,刘同学……” 从办公室到教室,一路上他嘴里一直嘟囔着刘同学的名字,生怕自己忘了,完不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或许他背不会一首古诗,但他能记住同学的名字。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尽相同,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他们都将拥有光明的未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南校区) 李笑迎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