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以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让党纪教育成为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精准帮扶 为大学生就业铺路
打造农业品牌 需厘清几个问题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袁文良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强调,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文章要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过,数千年的历史除了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物质遗产外,更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带有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承载着人类社会传统文化和历史见证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活动等。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地都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政府指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为原则,积极探索建立长效传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一是抓基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无论是省一级,还是地市一级,包括县一级,都应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机构,明确其工作职能,配备独立的人员编制,引进和吸纳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经费投入,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有条件还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项资金,建立起资金扶助机制,重点补助扶持濒危项目。要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尽快制定并出台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规划,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以社会捐赠等方式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政策、法规的框架内有序、规范、科学、和谐的运行。

二是抓主导,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千百年来由最底层的民众创造并拥有的传统文化形态,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使全社会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之中。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广泛吸纳聘请国内外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专家咨询、研究论证等工作机制。同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意义,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良好氛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之中。

三是抓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得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各地区要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建立起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创新保护传承方法,区分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分类保护。比如编织、刺绣、制茶、印染等加工制作之类,可走生产性保护之路,将其做大做强;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以及民歌杂技等,可以依托一些专业文艺团体,搭建形式各异的展演平台,为扩大其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对流传于民间的史料、曲调、掌故、民间艺术等,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传承人,要适时进行传习活动,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活动,及时命名“传承人”并颁发荣誉证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四是抓展示,避免“重申报轻保护”现象发生。组织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对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提高地方知名度、加强重点保护固然重要,但申报只是形式,科学的抢救与保护才是目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因此,各地都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并对这些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内在规律、发展要求和现实状况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考察、清理和研究,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特别是对经核实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同时,要结合当地的民俗节日,不失时机地组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览或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演等相关的保护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成果,达到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的目的。

总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全社会都有义务结合工作实际创新载体,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宣传力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全民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