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医院“上门助浴”服务上线
本月需重点防范5类传染性疾病
景区管理温馨优质
人性化服务贴心 欢乐与文明同在
绿城疣鼻天鹅 总数或将破百
志愿服务暖人心 细微之处见文明
市民游园文明有序
满园鲜花醉游人
践行文明旅游公约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女子走“野路”遇险 腿部骨折被困山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风险提示
本月需重点防范5类传染性疾病

本报讯(记者 王红)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易发。5月5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5月健康风险提醒:本月公众应重点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百日咳、布病、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5类传染性疾病。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目前,我省新冠疫情持续保持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JN.1变异株为全省优势流行株。气温上升,人员流动及聚集增加,面临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共同流行的趋势。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要加强疫苗接种,做好个人防护。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典型特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这一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建议适龄儿童应规范接种疫苗。无论成人或青少年,咳嗽持续两周以上,应主动就医及时治疗。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人们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以牧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异地调运牛羊肉需求增长,加大了食源性感染布病的风险。建议羊只饲养、放牧、交易、屠宰等职业人群要注意日常个人防护,普通居民要注意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我省每年4月~6月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极少数患儿病情恶化迅速。建议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蜱虫为其传播媒介。5月~7月是我省蜱虫病高发期。豫南地区是我省蜱虫病的高发地区。建议及时清理住家附近的环境卫生,清理杂草,清除垃圾避免蜱虫滋生。野外活动时做好个人防护,应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等,防止蜱虫叮咬。

此外,疾控专家提醒,除了上述5类传染疾病之外,随着气温升高,细菌繁殖速度增快,这也提高了食物中毒的发病风险,建议居民日常还应注意防范食物中毒,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采、不买和不吃野生蘑菇、野菜等。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