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今年5月8日是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是:人道精神、生生不息。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活动。”它将生命的温暖展现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努力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真谛。 郑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已深深融入郑州城市精神体系之中。 一直以来,郑州市在人道救助、应急救援、应急救护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不少可喜成绩,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连续13年荣获“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总数连续20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省会城市之首,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数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过去的一年,郑州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扎实推动“三救三献”核心业务和人道服务工作,砥砺奋进、守正创新,推动郑州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红十字会 捐赠收支情况 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郑州市红十字会累计接受社会捐款3,145.13万元,累计支出2,575.47万元,其中: (一)洪涝灾害灾后重建支出1,793.83万元; (二)“爱心助残、重获新生”项目支出216.29万元; (三)支援新安县希望工程支出160.00万元; (四)县区博爱家园建设支出151.54万元; (五)2023年“5·8人道公益日”公益项目支出103.56万元; (六)儿童肝移植项目医疗费救助金支出40.07万元; (七)驰援甘肃抗震救灾支出34.08万元; (八)“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购买物资支出15.77万元; (九)应急救护培训项目支出13.31万元; (十)红十字应急救援行动项目支出4.56万元; (十一)采购AED应急救护设备支出3.96万元; (十二)救助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支出3.30万元; (十三)用爱助力早产天使项目支出2.50万元; (十四)人道救助项目支出2.10万元; (十五)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支出1.77万元; (十六)“拥军爱民守护光明”项目支出1.00万元; (十七)其他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工作支出27.83万元。 (资金收入和支出情况可登录郑州市红十字会官方网站查询) 中国红十字会 120年大事记 1904年3月,“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董事会成立。 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1912年1月,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 1933年,改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 1950年8月,在北京召开中国红十字会协商改组会议(实际上为新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会改组事宜。会议明确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定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周恩来总理主持并修改了《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1952年7月,红十字国际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组织。这是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的第一个合法席位。 1993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国家主席令公布施行。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红十字会工作做了规范,从此,中国红十字会走上依法建会的轨道。 1999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通知,“经报请中央编委领导批准,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由‘卫生部代管’改由国务院领导联系”,理顺了总会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的工作。 2001年12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中华骨髓库)成立。 2010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备灾救灾中心成立。 2010年3月,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启动。 2012年7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成立。 2017年5月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正式施行。 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该方案强调,中国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 “如果亲友心搏骤停,你能救他吗?如果你的心搏骤停,谁能来救你?”…… 4月23日上午,一场应急救护与法律知识保障(急救地摊)培训活动在金水区某单位举行,授课老师是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海河。 作为郑州“急救地摊”的创始人,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他把一个人的“急救地摊”发展为2000人的“急救天团”。 为宣传急救,让更多人“敢急救、会急救”,郑州市红十字会去年举办了以“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为主题的“第四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全面检验区、县(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水平。加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普及力度,全年组织应急救护持证培训5477人,普及培训59001人。 积极推进郑州公共场所急救设施建设工作,为交通系统配备急救包13472个,在学校、景区等公共场所累计投放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急救设备739台(套)。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2期,培训护理员100名。 积极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急救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全年共培训红十字救护员数百名,开展急救知识讲座200场,受益学生近2万人次。充分发挥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站的作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包括水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在内的生命安全教育。目前,郑州市初高中和大中专院校都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课程,定期举办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讲座,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师生讲解应急救护知识,75%以上师生接受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博爱阳光 播撒温暖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月8日,金水区经八路街道推出“博爱家园”志愿服务项目,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融入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享共融”的工作格局。 该项目通过打造“博爱家园”主题文化室,引进海姆立克AI科普机器人、心肺复苏模拟人、AED训练机等设备,采取虚拟现实交互反馈的方式,帮助居民完成考试考核。街道将以“博爱家园”项目为载体,聚焦居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开展一批融合健康促进、人道救助等内容的个性化、品牌化活动,提升志愿服务品质,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为推动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群众、助力社区发展,郑州市红十字会以金水区为试点,探索打造5个城市社区“博爱家园”项目。目前,二七区、管城区、中原区、惠济区的7个城市社区博爱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去年,全市各级红十字系统始终紧盯“博爱家园”项目硬件建设、村级红十字组织建设、红十字知识培训等工作,目前,20个“博爱家园”项目建设全部完成。 同时,建成新密市、荥阳市、巩义市16个博爱卫生站项目。开展第九、十批和第十一批灾后重建项目59个,投入资金16800万元。 人道救助 温暖人心 每年,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达数百例,其中的低体重和超低体重早产儿都需要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救治这些早到的天使,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部分仍需要数万元,对生活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救助这些生活困难家庭的早产儿,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捐赠20万元,与郑州市红十字会联合成立了“用爱助力早产天使”救助项目。该项目用于救助河南省户籍、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体重≤1500克的困难家庭早产儿或者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出生体重≤1500克的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家庭早产儿。 目前,该项目累计救助25名符合救助条件的生活困难家庭早产儿,救助金额达12万余元。 去年,郑州市红十字会还积极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白血病、先心病)、人福儿童、988医院拥军爱民守护光明、郑州仁济医院“爱心助残 重获新生”和红十字人道救助等救助项目,全年累计救助困难人员326人,累计发放救助金546.11万元,救助回访满意率100%。 持续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积极筹措专项资金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2913份,价值47.8万元,重点资助需要帮助的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家庭及困难群众,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2023年12月9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还率队赴郑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无偿献血 大爱之城 无偿献血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保障血液安全供应就是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无偿献血工作。为发挥党政机关示范作用,建立党政机关无偿献血示范工作模式,每年在冬夏传统献血淡季等特殊时期,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红十字会联合向市直机关单位发出无偿献血倡议,号召机关干部职工踊跃参加无偿献血。这项充满爱心的活动已坚持十多年,成为郑州各机关单位的“常规动作”。 为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郑州市红十字会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每年联合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举办“6·14世界献血者日”先进表彰暨公益形象大使推介活动,进一步增强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荣誉感。 去年,郑州全年无偿献血28.4万余人次,采集全血79.81吨,单采血小板90912.5个治疗量。郑州市连续13年荣获“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生命种子” 生生不息 “希望血液病患者们不要放弃希望,社会上有很多和我一样愿意帮助大家的志愿者。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捐献者资料库,给患者多一分配型和生存的希望。” 4月23日,来自郑州的95后暖男张若辰走进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挽救患者生命。 在志愿捐献服务中,郑州市红十字会坚持做好“四问候一服务”,始终把志愿者当朋友,耐心动员、细致解惑,普及捐献知识,提高捐献成功率;从“天气突变及时为捐献者提供保暖衣物”到“车接车送为捐献者保驾护航”,把捐献者当家人,提供暖心服务。 去年,全市共完成初筛3629人次,成功捐献56例,累计成功捐献456例,占全省34%,年度捐献人数创历史新高,捐献者总数连续20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持续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提高库容总量。全年共开展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75场,招募入库志愿者2972人,超额完成省分库下发的年度采样任务。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效库容达5.83万人,占全省入库总人数的37%。 积极打造“架起生命桥梁 点燃新生希望”品牌。全程直播95后暖男王俊磊、河南首例现役军人段宏斌及公务员张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累计超百万人次在线观看;首次与市公交总公司合作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公益宣传。同时,联合高新区、省人民会堂献血屋和各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市30余个社区和多个广场、地铁站开展血液科普和造血干细胞知识宣传活动,受众达3万余人;在全市13所高校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知识高校行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 “生命接力” 大爱传递 “人体器官捐献让逝者的生命在接受者身上延续,实现了生命接力,各级红十字会要进一步传承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加大捐献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加强捐献服务工作,感召、激励更多力量加入到这项崇高事业中来。” 2023年12月9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率队赴河南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走访慰问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困难群众,在郑州市中原区,陈竺一行入户慰问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和新年问候。 去年,郑州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捐献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年完成人体器官捐献见证143例,挽救五百余名器官衰竭病人的生命。遗体捐献登记182例,遗体捐献29例,角膜捐献59例,捐献数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郑州市红十字会荣获“2023年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先进集体”称号。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4月3日,以“生命·礼赞”为主题的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河南福寿园红十字纪念苑举行。“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铭记在心!”40岁的高先生是一位移植受者,专程从黑龙江赶来参加缅怀纪念活动。他手持白菊,眼含泪光说,有幸接受这份生命的礼物,必须要对得起捐献者,好好生活,尽量多做善事,遇到他人有难处,也会力所能及地尽量帮忙。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郑州市累计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达61614人,实现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1225例,挽救了3700多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实现眼角膜捐献287对,使570多名眼疾患者重获光明。 志愿服务 铸就品牌 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郑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郑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关于规范郑州市红十字各志愿服务队活动开展的通知》,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筹集资金等问题进行规范,确保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 为方便志愿者加入红十字队伍,积极推进红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网上注册工作,建立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28支,网上注册志愿者达3465人。 2023年,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应急救护与法律知识保障”活动、讲座240余场,累计参加志愿者2500余人次。同时,“急救地摊”向安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洛阳市、焦作市等周边城市辐射。去年10月,志愿者赵艳婷把“急救地摊”带到了美丽的边城新疆布尔津,受到当地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赢得社会大众的欢迎和赞誉。 郑州市红十字启明救援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救在身边”志愿服务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受益群众13000余人,开展水域救援、山岳搜救等公益救援,受益20余人。 “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一元钱,去温暖看得见的世界。”郑州市红十字星火志愿服务中心全年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127次,公益捐赠价值12万余元;开展助老服务进社区,累计年审老年卡1179人;开展免费理发、保健按摩1773人次;走进校园、公园开展心肺复苏救护技能宣讲等。 郑州市红十字摄影之光志愿服务队为大学生志愿者、老人、脱贫户、致富能手等群众拍摄全家福及幸福照近600幅,制作公益宣传视频26条,春节书写对联280副;为敬老院、山区老人送去戏曲表演13次,举办“中秋节敬老爱老饺子宴”活动,组织500名70岁以上老人参加饺子宴。 持续打造郑州市“红会送医计划”品牌,组织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0家市级医院的医疗专家志愿者在6个县市的13个乡镇开展红会送医活动76批次,选派专家志愿者603人次,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讲座84课时,联合查房1050人次,解决疑难病例和实施手术485例次,培训带教医护人员763人次,赠送器材药品价值31.4万元,义诊群众万余人次。 青春校园 薪火相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正是捐献者们用自己的躯体点亮了前行的道路,架起了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是他们的大爱无疆,让医学得以向前发展,让垂危生命迸发出新的火花。” 2023年10月12日上午,“‘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2023年郑州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宣传季暨红十字生命教育进高校”活动在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行,活动当日上午,百余人登记献血,采血量超过3.6万毫升。 这是郑州市开展红十字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更好发挥红十字青少年的独特作用,郑州市红十字会联合郑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学校红十字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学校将学校红十字工作融入素质教育,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把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与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 郑州市红十字会以探索国际人道法项目为抓手,在60所学校积极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国际人道法的传播活动,与社团、共青团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红十字运动知识、国际人道法传播、志愿服务、生命健康教育讲座,配合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把国际人道法知识的传播纳入校本课程,真正使学校成为红十字会培养师生人道主义的主阵地。去年,在中国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23探索人道法项目学生学习成果大赛”中,2名学生和2名老师喜获大奖。 人道精神,生生不息。截至目前,郑州已在全市64所学校建立了学校红十字会,发展红十字青少年会员9700人,有力推动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蓬勃开展。 本报记者 汪辉 通讯员 张源 文 谭纪刚 图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