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最美家庭”的家风故事
“模拟”的家 真实的爱
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关注第31个国际家庭日
“最美家庭”的家风故事

本报记者 刘盼盼 杨柳 徐宗福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好家风,是奠定社会好风气的基础。每一个最美家庭,都是家风建设的一面旗帜。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家是最温馨的港湾”,好家风也“润物细无声”地滋润我们的心灵。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代表、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和河南省最美家庭代表,让我们一起走进家与爱的故事。

家风就是“知行合一”

“家风是什么,家风如何传承,对我而言家风就是‘知行合一’。知我们从哪里来、如何做,知先辈们的精神并将之注入实际行动中,这才是家风的传承。”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代表常青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后代,她认为家风的传承不仅仅靠语言表达,更多时候是在长辈的行动中学会的。

“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这是常青家庭几十年来代代传承的家教家风。

“我的姥姥方秀云常常告诫子女:‘爷爷是爷爷,你们是你们。不能张扬,低调做人。’”在方秀云老人的教导和影响下,家庭成员秉承英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严明家风的熏陶下,我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常青说道。

常青如今作为一名小学思政课教师,常常给孩子们讲起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她说:“我以这样的方式将红色基因传承,让这颗红色的种子深埋在孩子的心中,伴随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们一家人上慈下孝,互帮互爱,现在我们的下一代人也在茁壮成长。”常青表示,今年暑假打算带孩子回老家确山,让她在养育杨靖宇将军的这片中原大地上,感受英雄先祖的遗风,传承红色家风。在平凡中也要求在平淡中懂知足,“我们这个大家庭将一如既往地传承良好家风,用踏实宁静火热的心为家庭幸福添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爱”是最好的家风

“爱党、爱国、爱家”,“爱”就是最好的家风,全国文明、五好家庭代表,郑州圆方集团党委书记薛荣道出她心目中的家风。

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薛荣回忆,她的奶奶在抗日期间将自己的孩子送往战场,她的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后来跟随部队一路走进西藏。“我出生在雪山高原,在军营锻炼过,爱党爱国是我坚定不渝的信仰。”如今的薛荣一直走在爱党的路上,她撰写并录制《薛主任今日播报》微党课,坚持10余年讲好党的故事,传递党的好声音。

从16名员工发展到如今10万名员工,薛荣说,圆方集团是企业、是学校、更是一个大家庭。在薛荣心里,“爱”早已超越了家庭范畴,汇聚成社会大爱。薛荣深入贫困山区调研时,发现有不少留守和单亲儿童,就将20多名单亲孩子接到郑州,在公司开展“爱心妈妈献爱心,单亲孩子享温馨”活动,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关心关爱。

用爱涵养出几百口人大家庭的幸福和谐,从家庭中的“小爱”扩展到社会上的“大爱”。薛荣创办的圆方社工服务中心,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近千万元,开展助残帮扶活动800多次,累计帮助残疾人5万余人次。为助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薛荣团队跑遍了河南省53个贫困县,10年来培训贫困人员超过20万人,安置就业10余万人。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凝聚向善向上力量”,薛荣希望通过家风家教建设,引领广大职工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以良好家风建设推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根植最广泛、深厚、坚实的家庭土壤。

“以身作则”是家风的传承

“‘孝贤至德,至诚至善’是我们的家训,这八个字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诚善之求,是我们家庭的精神源泉。它有家国天下的传承之责,有大爱之心的奉献之美,还有敬业进取的奋斗情怀。”河南省最美家庭代表、郑州师范学院教师王雪说道。

从2018年起,王雪先后策划“逐梦青春 益路相伴”等多个项目。“希望我将来能上大学,考上郑州师范学院,像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优秀。”王雪介绍,这是去年组织乡村孩子参加“逐梦青春 筑梦启航——郑州师院研学一日游”活动,孩子们在留言板上写下的话,至今让她印象深刻。

“这说明项目带给乡村孩子的影响和改变,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有机会深入基层,亲身感受乡村基础教育的现状。”王雪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选择奔赴乡村一线,真正实现“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为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王雪与丈夫也一直践行着,“我们也会经常邀请孩子一起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多次前往福利院奉献爱心、为西部山区孩子捐衣物等,一直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善事。”今年4月份,作为“最美家庭”的代表,王雪家庭迎接来自东盟国家小朋友,为东盟国家儿童与河南家庭交往搭起友谊的桥梁。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王雪表示,在未来的日子中,也将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以良好的家风共育家庭幸福之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