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首届平台经济论坛举行
经开区入选“百校万家· 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示范区
每周一次“陪伴” 幸福指数“升级”
风吹麦穗香 劳动助成长
金水城管“精细化”护航
打好“蒜”盘富路宽
中原区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
崔庙镇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荥阳首家“聚便利” 便民服务站成立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竞争软实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好“蒜”盘富路宽
正在田间忙碌的蒜农

时值5月,新郑市和庄镇杜楼村田间,处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农忙景象。三五成群的村民攥着铲子,热火朝天地在绿色的海洋里刨着宝贝——蒜头。

刚刨出来的蒜头一字排开,整整齐齐地码在地上,像是刚出生的娃娃,又像是刚绽放的花朵,甚是娇嫩可爱,让人忍不住想拿一个捧在手心里,仔细欣赏把玩。

也有已装好车的,准备拉回家做进一步整理修剪,以便卖个更好的价钱。满满一车的蒜头像银山似的,承载着蒜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向往。

“俺家今年种了70亩大蒜,每亩产量2000多公斤,收购价大约3.2元/公斤,每亩收入大概6700元,今年大蒜卖个46万元没有问题。”种植大户马强兴说。

“今年产量和收购价还算低嘞,去年每亩产量基本都在2500多公斤,收购价每公斤达到4元,每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种植户马俊峰说。

“种大蒜每亩地刨除各项成本,净收入至少在4000元以上,收成好的,每亩地净收入会达到七八千元,比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强太多,并且大蒜收完,还能再种一季儿玉米或花生。”村党支部书记董会奇率先看到了大蒜种植的好处,在他宣传推广下,杜楼村大蒜种植规模已由2022年的100多亩提高到现在的200多亩,蒜农也由2022年的五六户发展到现在的20多户。“下步我计划挨家宣传动员,对全村耕地进行流转,种植大蒜,带领全村村民发家致富。”董会奇信心满怀地说。

大蒜产业不仅让蒜农鼓了腰包,同时带动周边村民通过帮助蒜农挖蒜得到临时性务工收入,轻松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付冬霞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