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我市“三夏”农机化 生产即将拉开大幕
声光电画影 移步易景中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举行第十八次主任会议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聚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
刘禹锡:一方“陋室”天下闻
三全:民以食为天
导 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中国行·坐标郑州之科技郑
声光电画影 移步易景中
光影交错中的建业电影小镇格外迷人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本报记者 秦华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为全方位展示郑州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郑州特色文化、展示郑州城市风采、树立郑州形象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本报推出“文化中国行·坐标郑州”系列报道,聚焦“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等主题,持续擦亮“天地之中、华夏之源、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推动郑州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强市。

光线色彩、形态、节奏的变换,配合着各式的椅阵,构建出具有现代美感的空间,这场由“光”与“椅”出演的戏剧盛宴,震撼着每一位戏剧幻城的游客;机械矩阵、机械悬浮山的创新运用,使电影小镇《一路有戏》的舞台更具氛围感、观赏感,大量高喷头雨淋的运用,更是营造出悬浮山瀑布倾泻而下的蔚为壮观……

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每个瞬间如此短暂,却汇成了浩浩历史的长河。珍视这大地上生长出来的赫赫文明,是我们所有人心底所深埋的情愫。也正因这份珍惜,让一代代人在传续文脉的同时亦勤于创新。

在郑州,我们看到,智慧文旅的基础不断夯实,越来越多数字技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多环节、更宽领域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带给人们全新的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古老的文明正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科技加持

打开“诗与远方”更多面

光影流转,人影摇动。

位于郑州中牟县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启了神秘多姿的一面:328米夯土墙上,利用激光投影技术描绘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历史情景通过巨幅“画卷”生动呈现;流光溢彩中,脚下“幻城”重新布阵,一格一景,变幻无穷,在幻城剧场,通过众多旋转升降台勾勒出“幻城”独特的建筑形态,在火车站剧场,利用智能翻板配合机械麦穗吊杆呈现波澜壮阔的滚滚麦浪……

一砖一瓦一片瓷皆为史诗,一枝一叶一抔土都是故事。在这里,依托“声、光、电、画”等高度集成化与智能数字系统,让幻城之夜如同盲盒一样令人期待。行走其中,厚重的中原文化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得到了更加生动的诠释,全新的夜游沉浸体验让无数游客沉醉。

新技术的运用,不仅赋予了传统文化以全新的视觉表达,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细致、便捷的服务。幻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通过数字化运营赋能服务,打造线上智能小程序,提供一键购票、查看实时在线节目单、景区导览图等服务,最大限度保障游客“移步易景,转眼千年”,全方位“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尝到”厚重的中原文化与灿烂的华夏文明。

“N次打卡幻城,每次来,还是会被它惊艳到,新技术为传统文化披上了一层华彩的外衣。畅游其中,既被剧场里的故事内核感动着,也被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震撼着。”新乡市民韩新娜已经多次游览幻城,这里留给她无数难忘的记忆和心灵的悸动。

同样是在中牟,距幻城不远,还有一处令无数游客心心念念之地——建业电影小镇。

作为中原地区首家电影文化主题特色小镇,在新技术的运用方面也是娴熟于胸。(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