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王译博 王梦琪 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郑煤机的发展史,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从1964年新中国第一台煤矿液压支架的研制,到第30万台液压支架正式下线,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见证历史。 去年,郑煤机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顺利通过出厂评议,顺利完成交付,这是继2018年自主研制电液控制8.8米液压支架后,郑煤机首次通过数字化技术刷新世界煤矿支护装备高度纪录。 目前,郑煤机10米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已在陕煤曹家滩煤矿投入应用,并在近日以圆班割煤19.47刀、回采推进17.03米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单日生产原煤5.84万吨的新纪录。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创纪录的背后,离不开郑煤机智慧园区的“智能”新质生产力。 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煤机智慧园区,是行业内首家原生数字化工厂,更是郑煤机将数字技术融入实体产业、打造传统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探索。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