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走进儋州东坡书院
儿童诗七首
嵩岳烟云(国画) 付奎文
夏日最忆是麦收
《北京的历史细节》:探寻古都的历史遗存
饥饿的记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进儋州东坡书院

♣ 苏 湲

海南儋州,因为苏轼在此谪居三年而闻名遐迩。“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苏轼被贬谪的曲折经历中,最后一站便是儋州。绍圣四年(1097)七月,苏轼因遭受政治迫害,被迫千里投荒来到南蛮之地。当时的儋州尚未开化,茫茫隔绝于海外,相距京城几千里。岛内常有毒蛇猛兽出没,遍地皆是瘴气疟疾,凄凉景象让人心寒。年过六旬的苏轼在幼子苏过的陪伴下,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岁月。

我和几个朋友从海口驾车来到儋州东坡书院,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东坡书院是苏东坡在儋州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我们迎着火热的旭日,内心交织着低沉和激动的情绪。这时一个伟岸的身影从明朗的天空、从厚重的大地、从深邃的书本中走来,身后是一条灿烂的光带。他头发花白,用力地支撑着手中的拐杖,立于天地之间。

黄州、惠州、儋州,犹如苏轼人生中的三座暗礁,然而却没能扼住他生命的奔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常年被贬或外任,从“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常州、杭州、惠州、儋州,一生颠沛流离,苦难成为他生命的主旋律。

他在41年的政治生涯中,被贬谪23年,生死未卜,却一笑置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在世遇见风雨是常态,只看他有没有抗拒风雨的力量。苏轼做到了,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下,他都能做到乐观旷达,曾有“高明大节,映照古今”的盛誉。

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57岁的苏轼被贬谪到广东惠州。他拿出所有积蓄,并在亲朋的资助下,在此修建了一座“白鹤居”,用来安置一家老小。他已经做好了终老惠州的打算,选择远离险恶的政治旋涡。他在《纵笔》中写道:“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然而当这首小诗传到京城后,当朝宰相章惇看后心生妒恨,便一纸令下又将他贬到了儋州。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一颗巨星,在他不断被流放的岁月里屡屡奏出最强音,达到了时代巅峰。苏轼一生于诗歌用力最勤,写了不少反映政治黑暗的讽刺诗,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曾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遭贬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赤壁旧址所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其感情抑郁沉挫,意境开阔博大,起笔凌云健举,将浩荡的江水与千古英雄人物并收笔下。

苏轼的一首《江城子》,千百年来使多少人潸然泪下,情不自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字字泣血,让人泪透衣袖。那是一种生死别离、肝肠寸断的悲痛,是回不去的美好岁月。以此来衬托诗人十年来,因政治上的失意而遭遇的种种不幸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苏轼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具感召力的文人。当时坊间传颂着一首歌谣:“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苏轼和苏辙考上进士后,苏轼父子声名鹊起,形成“三苏文章动天下”的盛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水调歌头》,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便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字。诗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外、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诗人在明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其意境豪放而阔大,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我们一行几人,坐在儋州东坡书院苏轼亲手栽种的一棵老榕树下休憩,大声诵读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不知不觉泪水湿润了眼眶,因为心灵深处所受到的震撼。苏东坡高耸入云的雕像,俯瞰着芸芸众生,将人世间的一切风云变幻、得失荣辱、世态炎凉尽收眼底。

苏轼是中国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敬慕的文学大师,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巨大,被称为一代文学巨匠。他一生写了近万首诗文和赋,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地位。他像凤凰一样在火焰中熔化,却又在凤凰的鸣叫中一次次涅槃。

苏轼是继唐代王维之后,又一位“文人画”的代表人物。苏轼因文学上所取得的盖世英名,所以他的绘画成就被忽视了。他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美学追求。他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要求作品中诗的境界,物象有活的精神,反对繁复的雕饰。

苏轼的《枯木竹石图》,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会上以4.1亿港元落槌。该画描绘了一棵枯枝虬曲的古树,呈挣扎伸曲状,姿态奇古,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虽寥寥数笔,却有孤傲险怪之气,恰好与画家豪放不羁的个性相吻合。

庄子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人生大智慧。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形如槁木的含义——那是历经风雨后的生命感悟,是充满挣扎的内在力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