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将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
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 “百校项目”学生代表
正是东方潮起时
导读
卢森堡货航在郑开启新航线
【厚文强工·问郑】系列报道
许衡: 修撰授时历 煌煌集大成
雪花啤酒: 这个行业“销冠”不简单
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
为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夯实基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手记
正是东方潮起时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黄玥

风从海上来,浪潮奔涌、天地宽阔。

山东半岛,35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上,26个大大小小港口次第排开。日照港犹如一颗新兴的璀璨明珠,镶嵌在黄海之滨。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山东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日照港。沿着港区步行,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茫茫天海间,一台台高耸的桥吊舒展长臂,精准地从岸边货轮上抓取一个个集装箱,无人驾驶卡车往来穿梭,将集装箱运往相应堆场……

山东港口集团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在中国沿海港口中,日照港有三个鲜明特征:一、1982年才开工建设,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港口;二、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三、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对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从寂寂无名到异军突起再到挺立潮头,正是改革开放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这座深水良港。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你们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山东港口集团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张连钢,这一次也在现场。

生于1960年的他在港口已追梦40多年。10多年前,中国在全自动化码头领域仍是一片空白,“到欧洲的自动化码头参观,人家都不让下车拍照”。

2013年,正处于大病手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在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状况下,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创新攻关,仅用3年半就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如今,他又带领团队把全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包括日照港等在内的集装箱码头改造上,并推广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我们就是要建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张连钢说。港口风大,这位大国工匠身姿笔挺,黑框眼镜下,目光明亮而坚毅。

“我们要从大国走向强国,肯定要过这一关,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赞许道,“你们的贡献很大,体现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矢志创新、百折不回,改革开放之路,就是这样走出来的。

迎着海风,习近平总书记走向码头岸边,将目光投向辽远的前方。

海风阵阵,浪涛拍岸,不禁令人思绪翻飞。 (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