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正是东方潮起时
《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聚焦中心任务 用好关键一招
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城际贯通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重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手记
正是东方潮起时

(上接一版)

时间回到6年前。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考察,足迹也是沿着海岸线,青岛、威海、烟台。考察中,总书记说:“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那一次,总书记还专门来到刘公岛的甲午战争博物馆参观。

古往今来,海洋见证了几多兴衰荣辱。纵观历史,向海则国兴,背海则国衰。

总书记曾说:“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再到走向改革开放,见证着一个民族从苦难迈向复兴的觉醒和奋争。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习近平同志一直在思索、谋划。

在福州,提出建设海上福州,担任福建省领导后提出海洋强省战略;在浙江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到中央工作以后,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总书记思虑深远:“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现代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不仅是一个陆地强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陆海兼修的现代化强国。”

向海之路,不也是改革开放的缩影吗?

码头边,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穿白色工装的是船员,蓝色的是科技人员,黄色的是生产调度员,橙色的是现场操作工……

面对精神饱满、志气昂扬的港口人,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都是奋斗者,从过去奋斗到今天,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此行山东,备受海内外关注。考察正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要召开之时。

泉城济南,南郊宾馆,草木蓊郁,万物并秀。23日下午,一场关于改革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会场中,有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代表,有来自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来自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负责同志。

“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要文件,都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这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总书记说。

2013年7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7月到9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前,为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总书记接连主持召开7场各领域的座谈会;

2022年4月至5月,根据总书记指示要求,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通过网络征求意见,这是党史上首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调研开路、调研破局,集思广益、问计于民,贯穿于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是研究改革。这一次改革,我们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请大家畅所欲言。”

6位企业代表、3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发言和互动的时间超过了一个半小时,总书记不时提笔记录,一次次插话询问,了解具体情况,深入交流回应。

紧扣改革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讲清楚了认识论,更给出了方法论。

10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2014年全国两会,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生长的时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一份宏伟的改革新蓝图,正在擘画。

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我们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工作更加伟大。

唯有改革,方能把握当下、赢得未来。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的阳光海岸绿道,同市民游客们亲切交流。

看见人群中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总书记格外高兴,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这一代是很幸福的。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他们也都长起来了。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年轻一代是中坚力量。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我们要靠实干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日照,地名取的是“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每年元旦,许多人会在这里的海边,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共同许下美好心愿、畅想光明未来。

潮起东方,长风浩荡,中国改革开放新程再启。

新华社济南5月26日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