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双世锦赛”筹备冲刺进行时
“山娃足球”走进罗山
古韵传承者的琴音之旅
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再增速
社区工作者比拼 基层治理真功夫
探索“网格+调解”模式 让矛盾纠纷不出“格”
开展应急演练 提升抗灾能力
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助推项目尽快落地
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实践润民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建引领强基础
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再增速

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通讯员 李超)近日,中欧班列(郑州)再增新线路,郑州—贝尔格莱德线路成功首发,这标志着中欧班列运行版图再次创新。

昨日,记者从郑州经开区建设局了解到,自2022年郑州市获批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以来,郑州经开区作为补链强链的主阵地、主战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为加快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开区建设局全面深化“抓党建促发展”,在党建引领上再提升,打造“标志性”成果、创造“示范性”经验、形成“引领性”效应,担当作为,创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补链强链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努力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党建引领+创新探索

助力提升综合货运枢纽物流服务能力

补齐“服务短板”,打造企业服务工作亮点。经开区建设局牢牢把握服务企业这个根本,找准贸促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突破点,大力推动物流服务工作思路理念、体制机制、技术手段、服务模式和载体平台的创新,深化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渠道,搭建更多高质量对外开放载体平台。

据了解,为提升综合货运物流服务能力,经开区投资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成立平台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服务模式,于2021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并担任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运营主体,申报入库7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

同时,还牢牢把握中东部地区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更新等重要契机,紧紧围绕国际物流、城市更新、综合园区运营三大业务板块,按照“畅通道、建枢纽、强贸易、聚产业、造新城”的工作主线,构建“一平台、四中心、八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聚焦城市更新,建立平台公司独特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助力郑州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积极助推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党建引领+项目建设

助力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发展步伐增速

抓“项目提速”,厚植发展潜力。作为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的中枢和心脏,项目以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运营为基础,通过打造一个有特色、有创新、样板化的中欧班列集结调度指挥中心,全方位推动郑州集结中心建设;打造甩挂物流行业标杆项目中欧班列(郑州)智慧物流甩挂中心,构建多点场站共享体系,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构建双碳智能公铁联运示范园区;打造郑州国际陆港国际集装箱研发共享中心项目,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集装箱共享共用,降低集装箱调空比例;打造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构筑起“大监管”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班列补贴政策的精准实施及班列计划的合理配置,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监管,打造成为数字班列行业标杆和服务全国中欧班列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同时,谋划中欧班列(郑州)多式联运智慧集散分拨中心项目(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成后实现集拼、分拨、堆存、城市配送等集疏分拨功能,“平时”可服务城市生活物资中转分拨,“急时”可快速改造为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该项目可作为“补链强链”与“平急两用”结合的示范案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