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麦田里的“含科量”
上街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
新郑麦收超七成
高标准农田奏响丰收曲
多措并举护航“三夏”
精准服务助推项目落地 打造街道经济新增长极
高新区再添两家 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穿民族特色服饰 展传统文化风采
郑东新区金融赋能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金仔” 为街舞大赛添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麦收超七成

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李浩)根据新郑市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截至5月31日,新郑市麦收已超过七成,与往年不同的是,区域农机服务在今年新郑市“三夏”生产中成效凸显。

为备战今年“三夏”生产,新郑市培育两个郑州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位于新郑市城关乡沟张村的润洋种植农场是其中之一。该农场流转土地1200余亩,拥有大型粮食烘干转存仓库、粮食晾晒场,有小麦联合收割机10台,还有拖拉机10台、排灌设备10台、玉米播种机械12台、其他作物收获机10台,并且组织了30多人的机手服务队。

据新郑市农委农机工作负责人介绍,今年,新郑市农业部门在做好农机引调、农机检修服务指导、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的同时,首次启用两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及20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通过农机云平台,实时掌握农机分布情况和运动轨迹、作业面积,能够迅速、精准地就近进行机收调度,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加快抢收抢种推进;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具备应急抢收作业能力,并为军烈属、贫困户开展优先优惠作业,为“小散偏”等缺机地块及时提供机械化生产服务,全面构织小麦抢收“保障网”。

据悉,截至5月31日,新郑市“三夏”生产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14台套、拖拉机648台套、播种机393台套、旋耕机242台套,农机手作业培训500余人,接待“三夏”跨区作业车辆600余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