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了绿色长城万里长
公安部交管局发出 端午假期道路交通安全提示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全国37条中小河流 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免密支付存隐患 谨防“便捷”变“踩坑”
低视力患者 仍有机会“看清世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低视力患者 仍有机会“看清世界”

据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 田晓航 帅才)6月6日全国爱眼日即将到来之际,专家提示,通过积极评估视功能、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案,低视力患者仍有机会“看清世界”,提高生活质量。

低视力是眼科临床疾病的难题,患者视物无法分辨细节,视野范围小,生活极为不便。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功能实验室主任、低视力康复门诊负责人梁丽娜介绍,许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病都可能引起低视力,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一些脑部疾病也可能导致低视力发生。

“低视力不是看不见,而是看不清。”梁丽娜说,视觉康复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视觉功能重建,改善受损视功能,更有效利用残余视力,安全且最大化实现独立生活和工作。

我国始终重视并推进低视力康复工作。《“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明确要强化低视力诊疗康复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眼科和眼科专科医院开展视功能评估、康复需求评估、制定并实施康复计划等低视力康复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低视力康复门诊主治医师李亚敏介绍,近年来,医院探索个性化康复方案制定,采用中药、针灸、按摩、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助视器验配及视功能训练等促进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患者的视功能康复,实现对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努力为低视力患者创造改善视功能的机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