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东新区全力构建幼小科学衔接新样态
文化路第三小学
倾听学生的声音
我的“启蒙老师”——小人书
那些年,那些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生长
郑东新区全力构建幼小科学衔接新样态

本报记者 李 杨

实施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关键环节,郑东新区作为省级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从理念认同到行动研究,从园校自主到区域统筹,从试点先行到全域覆盖,始终坚持“多方联动、双向合作、科学衔接、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一核三体”的工作框架,努力构建“儿童为本、双向互通”的幼小科学衔接新样态。

聚焦“双链条”驱动 支持儿童衔接发展

自2021年以来,郑东新区通过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确立“横向融合、纵向推进”的“双链条”驱动工作机制。

管委会成立了由教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管局、乡(镇)办事处等28个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打破壁垒、横向联动,加大外部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健全完善幼小科学衔接制度体系,支持衔接工作有序开展。该区还形成“区级统筹—试点先行—全域覆盖”三级纵深推进网格,建立“1+1+x”幼小一体化发展教育联盟体系,成立15个幼小衔接工作联盟组。各联盟组积极开展联合教研、课例观摩、环创评比、家长课堂等活动,实现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全方位的科学衔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聚焦“多维度”教研

看见儿童内生动力

该区建立“园—片—区”三位一体“多维度”联合教研机制,搭建“校、园、师、家”对话平台,联盟组内定期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同讨论、同计划、同实施、同评价的“四同步”互动教研活动,并遴选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领域的专家教授每月开展专题大讲堂活动,同时,组织园(校)级干部、中层、骨干教师赴上海、苏州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进一步强化理论支撑。

围绕“为何衔接、衔接什么、如何衔接”的关键问题,该区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构建“一二三四”联合教研模式,通过“1+2+N:‘问题—循证’”教研模式及多个教研变式,指导区域园(校)开展基于教学现场、基于真实问题、基于教师发展、基于家园共育的多样化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探索研究“双师制”幼小科学衔接教学模式,成为全国首创,形成一系列幼小衔接活动经典案例与可行做法,实现各方资源深度共享,进而达到幼小高质量衔接。

聚焦“家园校”共育

尊重儿童成长规律

该区深化“浸润式”入学准备课程,着力探寻浸润式生活化的衔接主题活动课程,使其贯穿于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形成连续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的螺旋式“主题链”幼小衔接课程,通过设置专门的低龄段主题课程模块,打破小学课程学科的界限,搭建“减缓坡度”支架,助推幼儿从学前到小学阶段自然过渡。

此外,该区还积极探索“点单式”家庭教育课程,运用“线上+线下”同步走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成立郑东新区幼小衔接家教宣讲团、设置“幼小衔接咨询室”,解决个性问题,缓解家长焦虑。

聚焦“多元化”评价

理解儿童动态需求

研究制定《郑东新区幼小衔接督导评估标准》,下发《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小学零基础入学负面清单》,落实质量检测机制,探索建立特殊儿童发展和干预档案,深化衔接长期效应……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区域视频案例、4幅主题绘画作品、158篇成果案例、7项研究课题分获省市奖项,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双向奔赴”、从“表面衔接”到“深层融合”、从“注重知识”到“关注全面”、从“看见儿童”到“走进儿童”的重大转变,打开全域联动下幼小科学衔接的“新视界”,真正做到让幼小科学衔接的良好教育生态惠及每一位儿童,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生长,助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健康成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