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亮利剑护安全 扬正气树新风
推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走深走实 营造持久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筑牢为政之本 做到清正廉洁
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特大城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样板
援疆产品“一元购” 消费帮扶助振兴
郑州市第十次归侨 侨眷代表大会闭幕
我市土壤三普外业调查采样工作圆满收官
全力推进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 夯实城市安全防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亮利剑护安全 扬正气树新风
——2023年郑州市“扫黄打非”工作综述

(上接一版)快速清理有害信息,构建涉网案件行刑衔接体系,合力打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社交平台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电商平台销售非法出版物。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监管,筑牢内容安全管理第一道防线。市委网信办开展近20项“清朗”专项整治,依法关闭违规发布有害信息等平台账号30个,及时处置发布违规信息属地网站和自媒体账号535个。市公安局清理各类有害链接31万余条,查办网上涉黄涉非刑事案件14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96人。市文广旅局组织文化执法全面清理网上有害出版物销售、宣介、原文登载及电子书下载等信息,巡查网络文化经营单位5000余家次,做到网上发现、终端倒查,推动线上线下共同治理。市市场监管局利用市网络市场综合监管平台对涉黄涉非网站进行监测,监测核查79条线索,查处一烧烤店低俗营销视频,责令其删除视频并依法处罚。市检察院审查起诉侵犯著作权案件19件78人,涉非法出版物非法经营犯罪8件30人。全市法院依法从严审结涉黄涉非违法犯罪62件103人。中原区、管城区新闻出版部门深入开展电商平台专项整治,依法撤销456家未按规定参加年审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有效强化网上出版物发行管理。

夯实基础,加强引导,推动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扫黄打非”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广泛动员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是“扫黄打非”工作的不竭动力。

持续加强基层站点建设。抓住基层站点“建、融、管、用”四个关键环节,深化与党建、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结合融入,进一步夯实进基层工作,将力量触角延伸至城市社区、农村集市、城乡接合部等基层“最后一米”。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天河社区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巩义市杜甫路街道体育馆社区等4个社区被评为省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探索基层“扫黄打非”常态性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站点“护苗”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引导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群防群治工作格局,2023年全市“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开展巡查排查活动2320余次,组织“扫黄打非”宣传活动1100余场,站点作用发挥明显。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围绕护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主题,以“绿书签行动”为抓手,结合世界读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绿城读书节启动仪式持续开展宣传。市教育局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开展“护苗”宣传,覆盖全市3000余所学校,辐射190多万名学生。市总工会将“护苗”宣传向基层工会延伸,扩大宣传覆盖面。团市委利用品牌活动“书香伴青春”等项目开展“护苗”宣传。市妇联发挥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和社区家长学校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护苗”读书活动。在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天河社区,“组诗诵读会”“创意‘绿书签’”“彩泥绘梦想”三项活动同步开展,营造了“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的浓厚氛围。在巩义市,“法院开放日”“法治第一课”“模拟庭审”“送法进校园”等一系列法治“护苗”活动,让未成年人与法律“零距离”接触,了解司法审判程序,掌握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法治素养,沐浴法治阳光,健康成长。在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颐苑社区,“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宣传教育活动吸引众多家长积极参与。

密切协作形成强大合力。全市各级“扫黄打非”成员单位将专项行动任务与部门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凝聚工作合力,确保“扫黄打非”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扫黄打非”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站在新起点,全市“扫黄打非”战线将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郑州实践,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全面挺进网络主战场,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全面融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围绕护安全、防风险、正风气、促发展,深化“净网”“护苗”“秋风”等专项行动,切实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网络空间“阵地战”、未成年人保护“持久战”,守牢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防线,推动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开创新局面、跨上新台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