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春不散场 对未来说声“你好!”
五大亮点扮靓 “郑州双世锦赛”
郑州多彩主题活动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之美
郑东新区集中签约 38个重点项目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郑州绽放更绚丽光彩
国际档案日系列 宣传活动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24年高考圆满落幕
青春不散场 对未来说声“你好!”
聚焦2024高考
走出考场的学生手棒鲜花,心情愉悦 本报记者 周甬 摄

(上接一版)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依据考生网上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并加盖公章后存入考生档案(征集志愿除外)。

“3+1+2”,河南高考明年“上新”

今年我省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是考生必考科目;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考生选考其一。“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每科满分300分,其他各科每科满分150分,总分满分750分。

2025年,河南将迎来高考改革首考。

2014年以来,全国共有包括河南在内的29个省份分五批启动了高考改革,按照从起始年级开始的原则,各地方案的启动都是从当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开始实施,三年后进行第一次高考改革模式的考试和录取。今年,作为第四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七个省份迎来高考改革后首考。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八个第五批高考改革省份,将于明年迎来首考。

明年高考,我省将采取“3+1+2”模式:“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满分750分:语数外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使用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志愿红”暖心服务润心田

本报讯(记者 杨柳)“同学,给你一瓶水,祝你金榜题名,考出好成绩!”6月7日,2024年高考拉开帷幕,考生自信满满走进考场,为梦拼搏。考场外,许多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不停忙碌,为考生准备饮用水、扇子、药品等常用物品,设置高考服务站点,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

“我早上6点多就出门了,到考点把准备的东西提前放好。”金水区团委志愿者杨攀说道。她和同事还准备了饮用水、红枣芝麻丸、核桃酥等,帮助考生补充能量。志愿者拿着“加油”“相信自己”的手持牌表达心声,为他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考试开始后,志愿者及时“补货”。考试结束后,志愿者把早已准备好的饮用水送给考生,为他们送去一丝清凉。

据悉,为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做好压力疏导,团省委在部分考点外设置“12355中高考加油站”,为考生和家长免费提供矿泉水、藿香正气水等物资,并配备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值班,此外,河南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通“12355中高考减压”专线,为有需要的考生和家长进行心理疏导。

做好噪声管控 “静”侯学子佳音

本报讯(记者 成燕 通讯员 王玲)6月7日至8日,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监督中心党委组织志愿者在郑州中学考点、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考点设置志愿服务岗,开展“爱心助考”志愿活动。

据了解,为给学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监督中心组织召开会议并部署相关工作。

在高考开始前三天,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监督中心在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风水电项目部、火车站东西广场人行通道等项目建设工地,要求在建工地特别是临近考场的建筑工地在中高考期间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做好噪声管控工作。同时配合公安交警和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维护交通秩序志愿服务活动。

此外,该中心在郑州中学等考点设置志愿服务岗,组织科室和建筑施工企业成立爱心送考团队,积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