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春不散场 对未来说声“你好!”
五大亮点扮靓 “郑州双世锦赛”
郑州多彩主题活动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之美
郑东新区集中签约 38个重点项目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郑州绽放更绚丽光彩
国际档案日系列 宣传活动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郑州多彩主题活动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之美
关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 李居正)苏州园林美学展、汉服体验传承非遗文化……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郑州多家文博单位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尽享文化和自然遗产之美;远在沈阳举行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博物馆分别收获重量级奖项,可谓喜讯连连。

优质成果吸引全国目光

6月8日,在沈阳举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郑州博物馆申报的“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管理效能 推动智慧博物馆实现新跨越”项目入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此次评选共有217个申报案例入选,郑州博物馆经过初评、终评的激烈竞争,最终从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个推介案例之一。

近年来,郑州博物馆坚持以“科学、实用、安全、高效”为原则,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智慧化管理系统,打造郑州博物馆场馆管理的智慧大脑,不断增强文化传播与传承服务能力,为全国智慧化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郑博经验”。

同时,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新华通讯社新闻信息中心河南中心联合制作的《文物里的郑州》公众考古系列宣传片,也荣获“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文物里的郑州》公众考古系列宣传片以短视频为主,每集讲述1个郑州遗址、文物或考古成果的故事,每集5分钟,并配以中文解说、中英双语字幕,生动展现了郑公大墓、大河村、新砦遗址以及莲鹤方壶、杜岭方鼎等郑州最重要考古发现和文物遗址,凸显了郑州在华夏文明孕育、创新、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搬进”郑州商城

6月8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市园林博物馆)和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主办的“荷月‘郑’江南 ‘城’中风雅”苏州园林美学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

苏州园林和商城郑州都是历史的瑰宝,承载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其中,拙政园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启了一场名为“荷月‘郑’江南 ‘城’中风雅”的园林美学盛宴。

据悉,该展览分为前序、花窗叠影、书斋长物、荷月听雨、横琴待鹤和田田荷叶6个单元,以苏州园林概况、园林造景、书斋陈设、芭蕉听雨、园林展现的文人精神世界和夏日荷花为展览脉络,为观众展现苏州园林的5个侧面,观众可以在漏窗、器物和光影的艺术交汇中触摸园林的风雅脉搏。

据记者了解,郑州和苏州两地还联袂推出两“州”文创联展。联展汇聚苏州和郑州两地多家单位的文创精品,展示两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创意实力。

展览持续至8月31日。期间将陆续推出书签盖章、“四时花木”带回家、“楹联佳对”带回家、“拙政碗荷”带回家、“方寸之间显世界”苏派盆景制作等多项活动,更有精美礼品在等着观众带回家。

文博活动添彩市民生活

6月8日,郑州博物馆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大漆漂流记’”活动,以传统文化讲堂、漆扇制作体验结合的形式,带领观众亲身体验非遗文化。观众竞相体验漆扇制作,现场气氛热烈。

“走进汉服之美,体验千年文化传承”活动也在郑州博物馆闪亮登场,一批传统文化爱好者身着传统服饰通过舞蹈、乐器演奏、走秀等方式,向观众展示历经千百年仍璀璨闪耀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让公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

此外,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弘扬非遗文化 传承剪纸技艺”社会教育、考古专家专题讲解、社会文物艺术品公益鉴定、博物馆志愿者招募、文物法规宣传等5项宣传教育活动。

在博物馆一楼报告厅,社教专员向群众介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相关知识。当日,考古专家、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书记信应君还化身“金牌讲解员”,为市民讲解“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专题展览,深度解读、专业阐释南水北调工程中出土的遗址和文物知识,为市民带去一道精彩的文博大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