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温作业劳动者 这些权益请收好
金水河畔 非机动车随意穿行步道存隐患
气温超过35℃ 环卫工人停止午间作业
郑州供电: 不停电作业 守护百姓清凉
“清凉”救助沁人心
心通桥指数
郑州水务: 多措并举应对高温天气
预警升级高温加码 我省全力抗旱保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水河畔 非机动车随意穿行步道存隐患
市民热线

“出入口处设计存在漏洞,电动车可以自由出入,速度也很快,给游人造成威胁。”近日,市民安女士向郑州日报“市民热线”反映,金水河滨河公园部分河段非机动车穿行,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在园区出入口等位置增设“禁行”标识,尽快还大家一个安全的休闲环境。

非机动车穿行公园步道

市民在金水河滨河公园惬意休闲的同时,非机动车在园区部分河段穿行,也引来部分游园市民的安全担忧。今年3月下旬,有网友向郑州日报“市民热线”反映,“金水河新修步道美观实用便捷,为市民健身出行带来了美好享受,但各个步道入口处没有设置栏杆,导致电动车飞速穿行,严重影响人行步道的使用感受,通行安全和绿地维护也受到影响,建议在各入口处像原来一样设置固定栏杆,禁止非机动车辆通行,维护提升金水河滨河公园的整体景观档次和城市品位”。

市民于先生说,早晚时段休闲健身的人员较多,电动车在步道人群里穿行,有时候会挤着缝隙通过,还有电动车车主按喇叭提醒让行,很容易引起游园市民的抱怨,还有十几岁的孩子骑着自行车急行,也让大家捏了把汗。

“金水河滨河公园重修前,各类非机动车是不能通行的,希望有关部门关注此事,还市民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安女士说,夏季徜徉在金水河畔,无论休闲小憩或是健步运动,都能感受到城市生态之美,不断出现的电动车破坏了园区的安静,一不小心还容易出现碰撞引发纠纷。

阻车桩被人为拆除

对于市民反映的情况,施工单位在金水河部分河段的出入口设置了阻车桩,但新安装的阻车桩频繁被人为拆除。

6月5日傍晚,记者在嵩山路金水河桥头看到,西侧滨河公园的两个进出口均已安装阻车桩,但南侧进出口的阻车桩已被打开,北侧阻车桩被拆卸后扔到了临近河道的草坪上,电动自行车及电动三轮车在公园内出入顺畅。

6月8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该处桥头,此时仍有非机动车通过南侧阻车桩缺口进出,北侧阻车桩已被重新安装,但临近出入口的草坪栅栏又被人为拆除,非机动车可经由阻车桩侧边进入步道内穿行,甚至快速“撒野”。

12日上午,记者将问题反映给郑州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称“两河一渠”与部分郊野公园不同,由于园区和步道面积相对狭窄,并不适合骑友进入打卡健身,更不能为沿河居民提供非机动车通勤的便利。

工作人员表示,嵩山路至航海路段的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施工尚未完全结束,目前该段河道还没有移交至该中心管理,不过按照以往的管理经验“电动车是不允许入园的”,中心将与施工方沟通对损坏的阻车桩进行修补,并考虑在出入口处设置非机动车禁行的提示。

呼吁:留一片安全步行空间

《郑州市市区滨河公园建设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禁止机动车、架子车、三轮车、畜力车在滨河公园禁行区段通行,确需通行的应经滨河公园管理机构同意。老年人乘坐的三轮车和残疾人专用车除外。滨河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禁行区段两端设立明显的禁行标志”。

“部分园区并没有供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士进出的无障碍通道,对自行车和电动车也没有明确禁止,出入口的管理值得大家共同探讨。”市城区河道事务中心工作人员说,《条例》中禁止进入公园的车辆类型中未写明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但从此前多年的管理实际出发,禁止非机动车辆进入是比较适宜的。

本报在此呼吁,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将骑车进滨河公园步道,大家共同维护金水河畔舒适的休闲环境、一起营造安全美丽的步行空间。 本报记者 汪永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