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世预赛亚洲区 18强全部产生
中国队3名选手晋级半决赛
徒步河南·全民健身 旅游大会周日“开走”
好一曲热情的“青春之歌”
第二届“小蝌蚪” 动漫大赛启动
新赛季NBL联赛再掀“青春风暴”
河南赊店老酒男篮瞄准季后赛
登封市武校联合会杯 武术比赛落下帷幕
河南省全民健身大赛 钓鱼系列赛首站将举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好一曲热情的“青春之歌”
“郑州双世锦赛”上那一抹“志愿蓝”
志愿者在郑州奥体中心与参赛选手合影留念

一场精彩的赛事,不仅有旗鼓相当的对手、热情加油的粉丝,还需要一群默默付出的“螺丝钉”——志愿者。作为“郑州双世锦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志愿者承担着许多繁杂的工作,从赛事筹备到现场服务,从媒体宣传到观众引导,从运动员接待到场地维护,从衣食到住行,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赛事的幕后英雄,更是擦亮郑州城市名片的主人翁。

据了解,“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者招募今年5月初正式启动,收到郑州市内各高校上千名学生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来自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经贸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等7所高校的332名学生参加“郑州双世锦赛”的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多个板块的志愿服务。

白色遮阳帽、蓝色花纹T恤、白色裤子,还有青春热情的笑脸,这是“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者的“标配”,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蓝。目前,正在郑州奥体中心举行的“郑州双世锦赛”展开了2024年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现代五项资格赛的角逐,郑州近几日的持续高温,为这场“重头戏”增添了足够的“热度”。烈日炎炎、热浪滚滚,马不停蹄、汗流浃背……这是负责场地保障“志愿蓝”日常工作的常态,“每天搬运赛场物资都要数十趟,步数3万多步起,微信运动排行榜,我最近一直霸屏!”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张潇然,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打趣道。在他看来,无论是哪个岗位的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本职工作,才能保障赛事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展现志愿者风采、郑州风采和中国风采。”

翻译志愿者刘丽每天紧张的工作之余,还不忘拿着与体育英语有关的书籍进行“充电”,“激光跑、现代五项,这两个项目我以前都没听说过,接触到这两个项目的比赛后,才发现它们的专业性非常强,我必须要扩充专业词汇量和相关知识,才能为比赛做好翻译工作。”分享起个人感悟,刘丽颇有感触地说,“作为体育比赛翻译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这项工作的辛苦和挑战。每当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身影,听到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时,我都倍感自豪。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技能的比拼,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都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他们体现着赛事服务水准,展示着赛事形象,同样是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展示郑州形象的一面旗帜,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体现文明素养,用微笑表达对参赛人员和观众的尊重与友好,展示文明礼貌和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志愿者是微笑使者,同样也是城市名片,他们为‘郑州双世锦赛’的成功举办奉献了青春力量。他们通过优质的志愿服务,把郑州人民热情好客的形象展示出去,擦亮郑州城市名片。同时,展示出郑州新青年的朝气和活力,以及积极接纳新事物的良好精神状态。”“郑州双世锦赛”志愿者部负责人动情地说。

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志愿蓝”,正在甘于奉献、勇担责任、扎实工作中,肩负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的使命,谱写出“郑州双世锦赛”一曲热情的“青春之歌”,展现郑州“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的靓丽城市形象。

本报记者 陈凯 实习生 余妍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