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奋力打造高端创新平台高地高新技术企业聚集高地
我市多措并举 推进抗旱保苗
远方的客人,我们“郑”等您!
“郑州双世锦赛” 欢迎仪式举行
少林少林,一部电影加持下的“功夫郑州”
两个月季新品种 邀您为她起芳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少林少林,一部电影加持下的“功夫郑州”
少林功夫甲天下 本报记者 马健 摄

本报记者 秦华

核心提示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郑州努力走出文化强市以文兴业的新路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报道我市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精彩样本,郑州日报推出【HERE郑州】“擦亮城市文化IP”系列报道,推介郑州独具的文旅资源,深入挖掘“四郑”元素,持续塑造城市文化IP,打造国际化、特色化、现代化的文旅文创发展新格局。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魏书杰

一部《少林寺》,风靡海内外;一首《牧羊曲》,传唱几代人。

金庸一管瘦笔,写尽江湖风流;少年燃起少林梦,仗剑走天涯。

受武侠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都有一个少林武侠梦,而多次被描绘为“神秘而庄严的武学圣地”的少林寺,也在人们心底留下了神奇而鲜明的印记。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登封少林寺的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群众喜爱,被视作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之—,更是郑州市最知名的文旅名片。

《少林寺》燃起无数少年“武侠梦”

40多年前,光影艺术与千年古刹相融,开启了一个城市与电影的特殊缘分。一部《少林寺》,创造出中国电影传奇,让中国功夫震惊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郑州。

1980年,电影《少林寺》剧组来到嵩山取景拍摄。1982年,《少林寺》甫一上映便万人空巷,以0.1元的平均票价,斩获1.61亿元的票房纪录,吸引了近5亿人观看,创下中国影史的各项现象级纪录。电影的热潮不仅仅停留在国内,它在全球各地上映时也盛况空前,打破了当时华语片卖座纪录。

《少林寺》的爆火,燃起了无数人的“武侠梦”,也让少林寺名动天下,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络绎不绝,登封的武校也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功夫之都”随之热起来。

导演、演员王宝强便是千千万万的少林寺“粉丝”之一。2020年在郑举办的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暨电影节闭幕式上,王宝强曾谈到电影对自己的巨大影响:“8岁那年,村里来了放映队,放了一场电影《少林寺》。当时我一看,这个简直太酷了!我跟爸妈说,我要去郑州少林寺,我要演电影。在少林寺练了6年武术,这里是我电影梦想开始的地方。”

同样因电影与功夫结缘的,还有功夫明星吴樾。“我就是在电影《少林寺》的影响下,5岁时进武术队习武,电影里‘真听、真看、真感觉’的初心,也是我人生信念的基石,中国功夫的铁血丹心、侠肝义胆,成为我的骨血,流淌在我往后的作品中。”吴樾说。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