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严守“六大纪律” 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
行走郑州,何妨吟啸且徐行
努力将黄河文化月 办成一场文化盛宴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 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3场博览会同日开幕 周末和家人来逛展吧
感谢您,我们身边的热血英雄!
稳增长强投资促消费 确保“半年红”“全年红”
公安院校司法院校 在豫招生计划发布
下周三起省科技馆增加放票
河南33所中职学校首批试点开设综合高中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HERE郑州】“擦亮城市文化IP”系列报道
行走郑州,何妨吟啸且徐行

(上接一版)“今年6~12月,郑州大剧院安排有英文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猫》、被央视盛赞‘天籁之音’的舞台剧《一日三秋》、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奖作品《朱自清》等国内外优秀剧目。欢迎更多市民和游客来到郑州、走进剧院,享受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郑州大剧院工作人员向全国观众发出盛情邀请。

展览展会 美好珍藏

到城市旅行,除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徜徉书画,来一场艺术之美的探索,也是不错的选择。坐落于丹水大道与长椿路交叉口东南角的郑州美术馆,如今正以“开放融合、文脉传承、学术先导、对话对照”的办馆理念,向着四海宾客敞开大门。

“丹青溢彩映长廊,翰墨飘香满画堂”。面积7000平方米,共四层七大展厅的郑州美术馆,在过去的2023年已经举办展览35次,共84万人次来到这里接近美术、感受画作、欣赏书法。4月上旬,“轩辕情·中国梦”2024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也配合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脚步在此开幕,吸引了全国各地书画爱好者的目光。

彰显传统审美风范,书写时代正大气象。4月27日,在郑州美术馆启幕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带来了隶书作品132件、楷书作品215件,以及全国名家邀请展作品55件,集中展示当代隶书、楷书创作的整体风貌。前来观展的刘文生先生被数量众多、笔法精湛的作品所吸引,他说:“全国性的大展名家云集,抓住机遇来看看,十分开阔眼界。”

郑州美术馆工作人员说,每逢节假日和周末,预约参观的市民格外多。如今正值盛夏,如果游客想要寻找一个欣赏美术作品、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不妨逛逛美术馆,这里不断更新的展览,将会带给你不同的艺术享受。

此外,许多会展、漫展的落地,也为这座现代化都市凝聚了人气。在北龙湖金融岛,中国(河南)—东盟人文交流月期间的“味享新马”展区,汇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特色美食:“咖喱鱼头”“肉骨茶”让参展者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异国他乡的味道。在郑州大剧院,“世纪幻想”动漫游戏展也将“年轻态”的活力尽情挥洒,吸引着一群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二次元爱好者,找到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天堂”。

视听无界 乘风而上

除了剧场和演唱会的舞台闪耀、歌声嘹亮,郑州还通过线上、线下的同时发力,将深厚的中原故事、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特色,通过网络和剧集的形式,传播给更多的观众。

5月18日晚,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举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河之南·游郑州”主题创作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日活动启动仪式,开启郑州文旅与微短剧融合创新的新篇章。

启动仪式上,微短剧公司负责人、导演、剧本创作者代表纷纷上台发言,大家期待以独特的眼光和视角,创新创意表达,讲好郑州故事,积极创作出一批主题优秀微短剧作品,把郑州厚重的文化积淀、蓬勃的发展活力、温暖的城市氛围、“文武兼备”的城市特质传播出去,彰显出“年轻郑、文化郑、国际郑、科技郑”的城市魅力,让更多人认识郑州、了解郑州、爱上郑州。

郑州拥有国际大都市的地标风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博场馆、古村老街的风土人情和山川河流的自然美景,无论是短剧制作的场景需求、剧组拍摄的衣食住行,还是群众演员的吸纳招聘,都有着得天独厚城市优势,已经吸引了众多微短剧摄制团队来此。

扎根本土,再乘风而上。2023年以来,郑州市有5部成片短剧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查,并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和上线备案号;77部网络微短剧梗概通过省广电局审查报备取得规划备案号;1100多部微短剧按照规定通过网络视听平台机构自审进行播出。“前段时间看到郑州微短剧‘跑赢横店’的新闻,让我们拍摄制作更有劲儿了。”在微短剧摄制现场,来自河南各地的投资方和制片人,分享着抓抢风口的喜悦。

如今,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文化郑”的IP都格外闪亮。行走郑州,现代范十足的公共文化场馆将演唱演绎、精彩展览轮番上演,邀请您的到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轻快如风,下一程的惊喜就在前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